第664章 杨再兴对王彦

王彦手持一杆铁枪,他虽然不是郓州人,但却一向视五代后梁时期名将、出生郓州的王彦章为偶像,王彦章号称“王铁枪”,难道他王彦就不能继承这个名号么?

对面杨再兴也是一杆铁枪,两个人都拒绝了用布包裹枪头或是用木枪的建议,显然都对自己的功夫极其有信心。

“听闻王校尉曾入选弓马子弟所,我二人先比试弓箭如何?”

杨再兴决定先用弓箭热热手,似王彦这种,就属于前宋时期的正规军校毕业生,而杨再兴则是求学民间退伍的老军人,某种意义上算是“野路子”,本就是向来不对付的两种人。

于是商议完毕后,校场上就设了三座箭垛,分别距离五十步、八十步、百二十步。

按照古礼制度,射礼所用的靶垛称为“射侯”,多为倒置的梯形,中间一个同样倒梯形的靶心,骑射时多将“射侯”悬挂,高约六七尺,大概一个成年男人的身高头部位置。

但从梁山军传下来的规矩,按照王伦的改革,箭靶皆为圆形,直径为四尺,分为十个同心圆环,凡军中士卒,十矢低于六十环者则淘汰,这样按环计分的方式简单快捷,故而很快就在新汉的军中流行起来。

骑射不同于步射,要求策马狂奔时,在颠簸的马背上射中悬挂在半空的靶心,这个难度就相当高了。

杨再兴先上场,他纵马来回奔了两次,抽箭持弓在手,一箭正中五十步箭靶靶心,便有个士兵跑过去看了一眼,高声喊:“正中靶心!”

接着是八十步、百二十步的箭靶,杨再兴三箭皆中靶心,无一偏差,听到众多士兵喝彩,他脸上的笑都快要藏不住了。

王彦次上场,同样三矢全中,但杨再兴脸色有些不高兴,因为王彦比他少跑了一次,他不熟悉榆关校场,故而第一次射击时多跑了一趟。

尽管主持比试的岳飞判定二人打和,是个平手,杨再兴颇为不乐,觉得王彦占了地利,战场上就意味着自己浪费了一次出手机会,他如何能够意平?

于是马战比试开始后,杨再兴一言不发,持枪策马奔来,奔得近了,放开缰绳,双手持枪猛地刺去,王彦接了一枪,顿觉虎口发麻,暗道这人果然好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