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是要联手封锁我们啊?”靓坤咬着牙,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怒声吼道,“老子可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倒!”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靓坤做出了一个大胆且破釜沉舟的决定——在国内投资建厂,自己捣鼓芯片。他心里明白,一味地依赖国外供应商,被郭老板牵着鼻子走,永远都无法摆脱眼下的困境。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生产,才能真正掌控集团的命运。
李启轩对靓坤的决定表示全力支持。他们迅速召集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建厂事宜。
“我已经联系了国内几个城市的政府部门,他们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愿意提供土地和政策支持。”李启轩一边说着,一边有条不紊地展示着手中的资料。
靓坤点了点头,神情坚定地说:“好,那就尽快选址,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建厂。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不能再让郭老板有可乘之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靓坤和李启轩忙得脚不沾地。他们亲自奔赴各个城市实地考察,与政府官员深入洽谈合作细节,经过多番权衡利弊,最终选定了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产业配套完备的城市作为建厂地点。
同时,他们广纳贤才,四处招揽人才,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精心组建了专业的团队。陈教授也将科研项目部的一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内建厂的技术支持上,全力为项目保驾护航。
然而,建厂之路布满荆棘,绝非一帆风顺。资金紧张、技术难题、人才短缺等问题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靓坤和李启轩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难题。
小主,
为了筹集资金,靓坤不仅毫不犹豫地动用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名下的一些房产和资产进行抵押。李启轩则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地与银行、投资机构展开艰难谈判,竭尽全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在技术方面,他们积极与国内的科研院校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共同攻克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关。同时,不惜重金聘请了一些在国外拥有丰富经验的芯片专家,为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助力他们快速成长,早日成为项目的中流砥柱。
而在集团内部,员工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平日里热闹喧嚣的办公区,如今弥漫着压抑沉闷的气息,大家都在低声议论着集团的困境,工作效率也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