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这些人来的路费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补贴之后,带过来更多的钱都花在了衣食住行方面。
官媒忙着民生采访,娱媒现在则是把目光瞄准了更多的一些到这里来的游客身上。
这里最起码百分之七十的游客都是没抽中入场资格的,但毅然决然的跑到这里来,这里面甚至有人是从叶桓丘的第一场演唱会开始,追到现在了。
仍然没有抽中入场资格,但锲而不舍的在各个举办演唱会的城市都待过。
采访他们这些人,明显更能产出有爆点的新闻。
只不过这类人,除了少部分有钱又有闲的,绝大部分是超前消费,别的什么都不管,工作停了,就为了追星。
有一些甚至家里人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回都不回,唯一的交流就是找家里人伸手要钱。
这种追星的状态是最可怕的,也是叶桓丘想极力避免的这么一批极端的粉丝。
但没办法,叶桓丘目前的体量实在太大,总会沾上点老鼠屎的。
学新闻学的人,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个例或者小部分的情况无限的扩大,同时又把十分严峻且需要重视的问题描绘得无足轻重。
怎么在这两者之间来回切换,那就得看哪一方面对自己有利。
这些消息披露出来,自然是引起一阵网络骂战的,只是纯发泄情绪的路人,亦或者对叶桓丘不满的网民,上来直接喷:
“什么样的明星,有什么样的粉丝。这种天天吸血家里的玩意,也太让人窒息了。”
“也不知道要臭显摆什么,故意开九场演唱会干什么。这粉丝疯狂起来,报复性消费。这还只是九场而已,那要是全国巡回一遍,那不得把这些家庭给干破产?”
“就是,以前那么低调不挺好的。开演唱会即便你不挣钱,可是那帮陪跑的粉丝可没少花,总结下来瞎折腾罢了!”
“+1,不理智的粉丝谁都有,叶桓丘现在那么高的知名度,最容易引来这类人,那么红了就自己收敛点吧。”
……………………
批评的角度多种多样,总之,将这极端的粉丝行为,直接和叶桓丘强挂钩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