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土地的热情(结局)

是谁陷害了我 西各3072 1411 字 4个月前

2004年10月,省政府下发通知,鉴于古洋西域生态产业园区、城东村新型社区、城西村绿色小镇三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并顺利通过工程验收,古洋县被省确定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县。

接下来,就要推进旧村拆迁了。古洋县旧城改造的动员大会在县大礼堂隆重举行。

此时已经被确定为代理县长的董古岭和县委副书记马中辉分别代表县政府和县委讲了意见,对拆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县委书记王庆林讲意见,王庆林特别强调,一定要以稳定大局为重,绝不允许给我们古洋县造成任何动荡。

“我们古洋县过去这一年的工作,之所以得到中州市委和省委的肯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出现原来那样的大规模的上访。这就是经验,谁要是破坏稳定,谁就是破坏我们古洋县的大好局面,我是绝不会饶了他的。”

近两个月以来,欣海集团一直处于繁忙的工作之中。

城东、城西两个村的搬迁方案几经修订,人们的意见很不统一。

以郑佐工程师为首的老工程师们的想法,认为没有必要在社区布局规划上费什么心思,特别是大华公司与永辉公司的工程师,都认为城市改造就是建设高楼大厦,无需考虑农民们的需要,早晚这些农民都要变成市民的。

而秦海则不这样认为,他走访了很多村民,征求大家的想法,发现大多数农民都对种植了一辈子的土地充满了感情,无法割舍。

秦海为此向村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

“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是,咱们要明白,城市化是咱们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发展更多的城市,我们的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啊。特别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肯定不能永远停留在传统的村庄里,无法享受到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如更好的教育和医疗。”

“但是我们的地怎么办?”

“就是住上楼,我们也要种自己那地块,不然,我们不答应搬迁,我们还住我们的旧宅院好了。”

“就是,我们要种地,我们不要住楼房。”

城东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历史上人们习惯了粮食种植,现在要想让人们住楼房,很多人家都还没有适应过来,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几亩地要种,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农具,虽然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仍然要有一些基本的铁锨、水泵、三轮车之类,如何解决这些正是秦海所关注和考虑的。

而城西村因为距离县城比较近,近年来大部分农民都种植蔬菜和水果之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而是农商并重。

秦海每次走在城东和城西这两个村子的街道里,就想起秦公堡,想起前寺村,想起枣树林和古洋河汊;也想起白洋淀里的芦苇头,想起芦苇头村里的狭窄的小巷,想起与程欣欣一起走进那位老奶奶家的小院子;他还想起巍瓦家的小山村北岭村,想起巍瓦的母亲和父亲。

毋庸置疑,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落后的,无法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相比,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没有高水平的公共服务,那绝不是人们向往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