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听何济源说屋里烧煤不太透气的话人易生病,或昏沉无力,尽管灶上有铁盖子也不行。
这就有个问题,土炕的火灶都是在室内的,有大人在还行,小孩子睡觉时没有大人或者乳娘睡太死,那岂不很危险?解决办法是加烟囱或通气孔。
最后请人在屋门上方加了几个圆形径尺的透气孔,用镶有云母片的竹木盖覆住,有绳,可开可闭。
通风时打开,用竹竿撑住,既有光线透入,又可透气通风,就是贵。听说还有镶螺钿的那种更贵。
若用完全是竹木镂空的倒是便宜,就是封不太严实,风老从外面灌进来,屋里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备了好些干菜、干肉、干果,像夏日晒的大棵干菠菜、干芹菜、黄瓜干、菜瓜干、葫芦干,自家泡制的甘露子、银苗菜,外面买的核桃、红枣、松子、榛子、杏仁、荔枝干、桂圆等。
麦豆自不必说,光是黄豆就攒了两石,还磨了三板豆腐晒成豆腐干。摇了两石芝麻油。给驴备了三石黑豆和几担干草、干苜蓿。
衣服方面,之前从家里带来的棉衣怕不够暖和,给经常外出的几人一人做了两斤重的棉袄棉裤,孩子们的棉袄从半斤到一斤不等。
貂裘是买不起的,太贵。给何济源做了件狐裘,花了十五两,又做了貂皮暖耳和风领,一个暖耳就花了八两银子,风领价格九两。
这是没办法的事,京城的大小官员,不论贫富与否,貂裘、貂暖耳少不了,没有便会被讥讽,少不得咬牙置办。
倩倩又给何济源的哆罗呢大氅里絮上十两丝绵,便可抵御室外严寒。
还想着钱攒够了买了貂皮来请毛毛匠在家里做,她可不想到当铺里买那些半旧或脱毛的貂裘给自家相公穿。
至于她自己呢,因为不用外出,便不需要纳极厚的棉絮,不过何济源还是送了她一件长毛狐裘,一条貂皮卧兔。
印子铺里一件活当的貂裘,颜色有点老旧,外衣面也不太好看,倩倩便拒绝穿这件。
她还带来了两件保存得很好的棉袄,一件大绒面的,在大绒衣裳里絮上棉里子,暖和得很,比那件半旧的貂裘都保暖。再加上入十月要烧炕烧炭盆,想来不至于会挨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