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银山寺前的还愿戏

最后两人累了两天得到了五十几文钱,剩下的笋和蕨菜都自己烘成了菜干。

过了五月端午和芒种,午田的朱大户要贺其父的七十大寿。

本着同庆的原则在银山寺前面岭下方的空地上搭草台唱大戏,听说除了贺寿戏外还有几折《西游记》和几折《目连戏》,一共要大唱三天还愿戏。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登封乡都轰动了,甚至营乐、蒋居的人也来询问。时间就定在六月初。

这个时间段虽然端午热和端午水已过,偶尔也会有急雨,特别是日中和傍晚,是以朱家除了搭草台外还另外搭了看戏和施水的草棚子,以便人们持凳听戏。

小主,

上村和下村离得近,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抢占好位置。

暂时闲下来的人们还会有事没事地绕到那里看下进展,有否开始伐木割草搭戏台,何时草棚搭起来了,甚至听说银山寺的和尚还要下来施药水,等等。

离开唱的日子越近,消息也越加明晰。

贺寿戏是《吕洞宾桃柳升仙梦》,《西游记》的几折和《目连戏》的女吊、男吊、牛头马面、救母几回,就是最受欢迎的那几回。

上午辰时,下午申时始各一个时辰,中间的两个时辰歇阳。

这样离得近的人家可以回来午歇,等起始鼓敲响时再从家里出发,走到时可能还没有开唱。

等到点正式开戏时,正好倩倩家二蚕提前出来又提前收了,现在只剩下些絮丝要打绵线,还有些次茧用来取绵的未完成,因此张氏便有时间边卖小食边看戏。

于是在开戏前几天,祖孙俩忙了两天,当夜做好了麻圆泡和米花糖,拉好了糖条,和好了面。开戏当天的四更就起来包桂花馅的包子。

由何氏挑着带着陶炉、干柴和小食、水壶、木碗的担子,倩倩扛了几张春凳,张氏拄着拐走在后面。

之所以要带几条长凳子,就是嘎公嘎婆和舅舅舅母们要来看戏,像往常一样吃午饭、过夜,这时恐怕是在来的路上了。

山里竹鸡叫得正欢,秧鸡在禾苗深处咯咯咯地鸣叫。时辰还未到辰时,一路上同村的人和下村的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去。

三人在大棚子边找了一块有点小坡的地方,将装着小食的盆放在竹子架上。

旁边是燃着的火炉,上面温着熟好的桂花包子,后面放上一张小凳便于张氏坐着看戏,又在上面撑上竹伞遮阳。

倩倩在后面观戏的大棚子里占了个位置把几张春凳摆好。这个大棚子左前方还有个由彩布装饰的小戏棚,正对着戏台,是给朱家亲朋观戏用的。

大棚子里面已摆满了长长短短的椅子凳子,许多小孩子坐在上面守着。一个装满清水带着木盖子的大水缸摆在棚子前面,旁边的树杈子上挂着几个葫芦水瓢。

倩倩坐了没一会儿就出去看下公公和嘎公来了没有。

直到开戏锣响起,人们才溪水般涌到台前。在戏棚里占了位置的坐在棚里,没有占到位置的就把凳子放在棚外坐着。

也有人爬到更远点的树上,坐在树杈上,凉快视野还好,缺点是听不太清。

何氏坐在棚里跟相熟的人聊着天,倩倩着急得又钻出去看,才看到天开和何生贵、嘎婆李氏,几个舅舅舅妈、表弟表妹一大群人从转弯处过来,忙引了他们进来。

众人坐定后,又跟周边的人打招呼寒暄。倩倩便到张氏处取来瓜子、米花糖散了,几个小点的表弟妹则是一个一个包子吃得开心。

人多天热自然要喝水。水棚里有冷水,是从银山寺的井里挑来的。和尚又在旁边的树下放了两桶用山里草药煮的清热解毒的热饮,却没有白开水。

何氏便叫倩倩用带来的火炉煮壶水。自带的干柴是用来温包子的,自然是不够。好在此时人多,到旁边的树上找几枝干树枝也不是不可以。

倩倩因此在山边的马尾松树上折了几把干枝子,把水煮开了,里面放上自家蒸的散青茶又煮了会方罢。又把木碗烫好,凉了几碗茶水放着。

此时的庆寿戏已唱到第二折快完了,正是柳陶二人做梦要去江西上任,忙着收行李呢。她有些郁闷,忙着烧水,戏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当下便守着茶碗听第三折。

只见汉钟离扮的山贼上来唱道:“天道幽微日月明,名山洞府气长清。三千功行朝元去,金丹结就道方成。贫道上八洞神仙汉钟离是也。今有吕纯阳,奉上仙法旨,点化桃柳,先教他为人,后教他成仙。今已度脱,恐迷却正道,贫道就梦中于半山等候。这早晚敢待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