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围讨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680 字 20小时前

宋国大皇子刘劭,在太子位置上坐了近30年。

其父皇刘义隆从登基那时开始,就多病体弱,宫中经常传出皇帝快不行了、准备后事的声音。

哪知道,后来,刘义隆病一阵,熬过来;又病一阵,又熬过来……经过许多回合后,不再发病,身体慢慢恢复健康了。

刘义隆的多次病危,害惨了两个人:一个是刘义隆四弟、彭城王刘义康,另一个就是太子刘劭。

刘义康为人不拘小节,但精力旺盛、处理朝政能力特别强。

在皇兄刘义隆病重时,刘义康不但将国家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亲自伺候在皇帝病榻前,喂药、端汤、送饭。

全权处理朝政,自然提拔、培养、任用了一大批能人。

当皇帝身体复原、重理朝政时,朝堂上必然出现皇权、相权的冲突。

这些人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亲近原主子彭城王刘义康,还是转换门庭、投靠大主子刘义隆。

如果刘义康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这时他就会细品一件事:光禄大夫范泰,为何劝首宰王弘急流勇退。

因为正是王弘的有意让权、渐退,刘义康才能迅速、顺利接手整个朝堂政务。

王家几百上千年屹立不倒、香火鼎盛,就是因为他们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有眼光、知进退、不贪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