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水到了天上

“老鼠会?多少年前的事了?相关卷宗早被处理干净了,她怎么翻出来的?”

“这我不清楚!”

郑易平接着说:“她给我塞了一张黑白照片,当初是个记者拍下的。”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记者,以及胶卷,全部被清理掉了。”

赵虎赶忙问:“什么照片?你被拍了什么证据?”

郑易平重提这段往事,脸色很不好看。

但事关重大,他还是强忍不适的说了。

“还记得郑水吗?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哥?”

赵虎怎么可能不记得‘郑水’这个人。

可以说,他能有如今的一切,全拜此人所赐!

二十年前,国内曾出现过一段经济大倒退的特殊时期。

赵虎身为市政府官员,面对的问题非常棘手。

当时,银行为了自保,把贷款利率设置得高的离谱,也生生掐断了生意人的融资渠道。

掐灭融资渠道,其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老板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不可避免的,工厂将大裁员,商店将大歇业,百姓集体失业,从而陷入经济停滞的困局。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最怕的,永远都是经济停滞。

经济停滞,意味着经济危机。

想要解决经济危机,必须先稳定市场的流动性。

而保持市场的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让钱流动起来。

但当时经济严重不景气,大家紧捂着钱包,节衣缩食,怎么可能还把钱往外掏?

可老百姓不掏钱包,市场又怎么可能被激活呢!

恰时,郑易平把他的堂哥郑水带到赵虎面前。

郑水要比郑易平大几岁,读了不少诗书,懂些经济学。

他对赵虎讲:“想要摆脱这种境况,需要跳过银行,重新打开融资渠道。”

赵虎问:“融资渠道从哪里来?”

郑水:“从老百姓中来。”

“由政府信用做担保,利用‘高利率、高回报’做噱头,老百姓们,会乖乖把钱送过来!”

“老百姓的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资金池,然后交由需要周转资金的商人使用。”

“工厂有了钱,便不必歇业,商店有了钱,便不用关门,老百姓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收入,市场经济,便可稳定一段时间。”

赵虎听到这样的新型集资方式,顿时大喜。

他同时也有一抹担忧:“可这对老百姓而言,似乎不太公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