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庄子上的事情,窦奉节倒也听说过一些,知道年后自己要来这里做事,在长安城的时候,也是特意打听过这里的消息。

阎立德在这边干活儿,跟在泾阳王身边有三年多了,竟然还在庄子上给自家修了宅子,看来,他是很喜欢这边庄子上了。

“奉节自长安而来,今日就先在宅子里好好休息,正好行本在这里,暂且还没有外面的事情要调度,你若是闲来无事,可找他聊聊庄子上的事情,有什么不解之处,他也能为你作答。”李复领着窦奉节一边往宅子里走,一边说着。

进了宅子里,李复也说了几句庄子上的情况,虽然这次算是第二次见面,但是他对窦奉节,语气温和且熟络,尽量让窦奉节在这边不要紧张。

也没有什么好紧张的,来庄子上做事来了,年轻人,出来锻炼锻炼。

本就是出身大家族,多少也是见过世面,有些底气的。

跟太上皇还沾着亲戚呢,又岂能是寻常人能比的。

“往后要在庄子上住下了,恐怕时日不会少了去,忙起来,连回长安城的功夫都空不出来,这一点,奉节要做好打算啊。”李复提前提醒着窦奉节:“庄子上不比长安繁华,但是寻常时候,宅子这边,也算清静自在,不过,一旦开工,恐怕也就没有多自在了。”

一开工,整个工地上那么多工匠工人,干活,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管,桩桩件件,琐碎事居多。

窦奉节再次对李复拱手行礼道谢。

“殿下安排周到,在下感激不尽。”

李复笑着摆摆手。

“无须客气,许多该说的,去年咱们见面的时候,都已经说清楚了。”

“我帮你,不图其他,只是因为你父亲当年在洛州任上,也帮我过,帮我良多,结了善缘,本王投桃报李罢了。”

“你若是有本事,在庄子上能够认真做出一番事业来,将来入朝为官,得陛下青睐,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本王,也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已。”

“如今你有孝在身,别的,本王也帮不了你什么了。”

窦奉节认真点头。

这些,他都懂。

“不管是阎少匠还是姜少匠,他们都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人,我与他们共事三四年,最是了解不过,你若对此有兴趣,有心想要学更多,多与他们交流,多听他们的安排,必然受益匪浅。”

窦奉节点头应下。

开工在即,李复针对庄子上的其他事情,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毕竟,他将来也没空在庄子上到处去溜达。

山林风景虽好,但是也只不过是用作闲暇时候的排遣。

都到庄子上了,干起活儿来,哪儿有什么闲暇的时候。

对于李复所说的,窦奉节一一点头应下,心中对于这般安排也十分满意。

这庄子上,比他道听途说和自己想象的,要好太多。

李复带着窦奉节见了姜确,叮嘱一番,他便离去忙别的事情了,留下窦奉节带着仆从在宅子里安顿下来。

李复在老宅子这边若是停留太久,担心窦奉节反倒是因此而拘束了。

李复回到家中也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忙。

别的用不着他去做,但是钱粮调度方面,泾阳王府这边,是源头。

自家老婆怀着孕,看账本的事儿,也不能由着她来,再给她累着可咋整。

李复吩咐老赵,先将去年一年的账目,都送到书房这边来。

泾阳王府的产业账目,之前李复就只是看了个大概,心中有数。

如今要调拨钱粮了,就要具体去看了。

去年茶庄生意扩张,在大唐各处开设茶叶铺子,今年其他的产业也要扩张开。

不过开铺子和布置人手的钱财,对于泾阳王府的收入来说,九牛一毛罢了。

长安城这边可调集的资产就不算少,李复打算各处归拢起来,分批次投入到庄子上今年的花销当中去。

不管是长安城的泾阳王府,还是这边庄子上的新宅子。

地库里的钱财都不少,那些放在地库里的铜钱布帛什么的,也该拉出来见见天日了。

不然到今年年底一封账,地库里都放不下了。

产业不少,也不能只进不出啊。

泾阳王府最花钱的地方如今看来,也不过只有两处。

一处是王府两卫,一处是书院。

可是这俩地方花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泾阳王府的产业挣钱的速度。

泾阳王府麾下的产业,每一行,都是暴利。

原先的变蛋作坊,也不干了,改成香皂作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