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生命演进史就是一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动植物的形态和习性,而从地球漫长的年岁来看,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微不足道。只有在人类出现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才终于有一个物种掌握了改变自然界的伟力。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
时间总是无声无息就过去,夏龙现在也找到了新的工作。
寒冷的温度迫使人穿上厚厚的棉服带上手套,但这并不代表冬季到来,而是特意维持的结果。
原本平滑的雪面下一瞬被一道蓝色的身影滑过,留下两道履痕,蓝色身影滑雪的身姿以外人的角度看不出优劣,但总之顺利的的滑到了下面。
当身体停止后,穿着蓝色滑雪服的人把雪镜朝上拉起,露出脸庞,呼出一口隐隐泛白的白雾后,他旁若无人的左右四顾一下,用带着厚手套的手从身上的口袋中拿出小本子,上面还有夹着的笔。
男人就这样写起来,字迹缭乱,有些字词大概只有本人才认得,已经有了加密字符的复杂度——也或许本人之后也会不认得,只能猜。
把最新鲜的感想写下来后,蓝色滑雪服的人又呼出一口白气,把本子收起来。
这人当然就是夏龙。
现在夏龙的工作主要是为一些特定领域的报刊写文章,虽然看起来小众,但只要有需求存在,写这种文章的内容就不会少,登山期刊,旅游推荐,风景介绍。
这次就是对滑雪场的考察,租了一套装备后,夏龙也亲身体验了一下。
写这种文章的窍诀,对夏龙来说就是首先看其他的作品介绍,然后到现场切身观察,通常要体验两三天,然后奋笔疾书一天内完成,之后修剪枝节,差不多可以后就发给对方,得到“可以”的答复后就完成了。
发票要留着,对面会报销。
虽然是第一次尝试,但夏龙的采用率还可以,这是记者的经历在身,从开始这份职业到现在,只有两篇不符合没被采纳,其他的都很快上手窍门得到认可。
其中一家因为合作的愉快,对夏龙也发出一些指定性的工作,他们表示一些文章可以加上更专业的摄影,比如上次去京都时写晴明神社周围的美食文章,就是两个人一起去,摄影师是对方的。
不过夏龙一旦摆脱了经济困境,选择工作就比较挑起来了,不知不觉变成了眼下这种时不时出差的样子,专精特定领域的样子。
来滑雪场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