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厚重的幕布,严严实实地笼罩着荣雨家的小院。
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荣雨和卫萍刚整理完第二天要卖的蒜苗,此时,他们疲惫地围坐在火炉边,炉火噼里啪啦地响着,跳跃的火苗映红了两张满是愁容的脸。
大女儿淑娟坐在旁边,试图用聊天打破屋内沉闷压抑的气氛,她轻声问道:“妈,咱的蒜苗是不是快卖完了?”卫萍听了,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哎,早着呢。咱们种了整整三亩地的蒜苗,可赶集每天的销量就那么点儿,卖起来真费劲啊。”
淑娟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明天是小年,咱们街上是集,花庙街上也是集。花庙是个乡,人多热闹,集市肯定人挤人,要不明天我和淑惠帮你和我爸一起去卖菜吧,多两个人,说不定能多卖点。”卫萍看着懂事的女儿,眼中满是欣慰,点头应允:“行,也让你们知道知道生活的不易呀,别总以为钱是好挣的。”
正写着作业的淑惠耳朵尖,听到这话,立马停下手中的笔,跑到卫萍身边,撒娇道:“妈,明天卖完蒜苗给我们买好吃的啊,我都好久没吃零食了。”荣雨抬起头,看着孩子们天真的模样,笑着应承:“行!明天就看你们的了,都机灵着点儿。”小儿子海军一听有好吃的,也嚷嚷起来:“要买好吃的,那我也要去。”卫萍伸手轻轻点了下他的额头,说道:“你就不要去啦,你明天就在家写作业。然后中午暖和了就跟你奶奶一起去地里挖蒜苗,那活儿也不轻省呢。”
淑娟一边帮着收拾桌上的蒜苗叶子,一边说:“咱们把今天挖的蒜苗都带上,希望明天都能卖完,可别再剩了,堆在家里看着就发愁。”卫萍附和着:“希望都能卖完!哎,好久没收到淑甜的信了,也不知道她过年回不回来。”淑娟拍了下脑袋,像是想起什么:“我放假回来之前给她写了一封信,问她回不回来过年。估计这几天也该有回信了。”
荣雨这时往火炉里添了根柴,火星四溅,他目光有些迷离,若有所思道:“淑甜这孩子,在外头打工也不容易,过年要能回来,一家人也算团圆了,就怕她工作忙,脱不开身呐。”淑娟轻咬嘴唇,有些担忧地说:“爸,我听说外面工作可忙了,好多厂过年都加班,就怕她回不来。”卫萍拉过淑娟的手,轻轻拍了拍,“别净瞎想,你妹妹心里肯定惦记着家呢,有信儿了就知道了。咱还是先操心明天卖蒜苗的事儿,多卖点是一点。”荣雨也点头赞同,“对,明天你们姐妹俩跟着,嘴甜着点,多吆喝吆喝,把咱这蒜苗的新鲜劲儿、好品质说出去。”
淑惠在一旁举手,像课堂抢答似的,满脸认真:“我知道,就说咱家蒜苗纯天然、没农药,炒肉香得很!”她那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凝重的气氛总算缓和了些。荣雨笑着夸道:“还是咱家小惠机灵,就这么吆喝,准行。”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去,荣雨和卫萍躺在床上,却依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卫萍侧身面向荣雨,轻声说:“荣雨,你说咱这蒜苗要是一直卖不动可咋整啊,投入的本钱、花的精力,可都打水漂了,这一年到头,就指望这点收成呢。”荣雨伸出手,握住卫萍的手,轻轻摩挲着,安慰道:“别愁坏了身子,车到山前必有路,明天去花庙街试试,那儿人多,说不定就碰上大买家了。再说,孩子们都懂事,明天帮忙,也能添不少力呢。”卫萍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希望明天有好运吧。”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一家人就忙活起来了。荣雨和卫萍把蒜苗仔细分拣、捆扎,挑出最水灵的装了满满几竹筐,淑娟和淑惠也不闲着,小小的身影在院子里来回穿梭,帮忙搬抬,小脸上满是认真劲儿,额头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海军在一旁眼巴巴看着,嘟囔着:“我也想帮忙卖菜。”卫萍塞给他个小锄头,“在家好好干活,帮奶奶挖蒜苗,也是帮大忙呢,别小瞧了这活儿。”
赶到花庙街集市,果真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摊位林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嘈杂却充满烟火气的乐章。荣雨找了个显眼位置,刚把蒜苗摆好,淑娟就亮开嗓子吆喝起来:“瞧一瞧看一看呐,新鲜的蒜苗嘞,自家地里种的,纯天然绿色蔬菜,炒肉包饺子,香得不得了嘞!”她这一喊,清脆响亮,还真吸引了些人围过来。
一位大妈捏起一捆蒜苗端详着,眼神里透着审视:“姑娘,你这蒜苗看着是新鲜,咋卖呀?”
卫萍赶忙上前,满脸堆笑,眼角的鱼尾纹都透着热情:“大嫂,不贵,一块二一斤,您瞅瞅这根粗叶嫩的,买回去尝尝,保管满意。”
大妈犹豫着,手指摩挲着蒜苗叶子,嘴里嘟囔:“我看今天卖蒜苗的特别的多,好多都是大车从外地拉回来的。应该会越来越便宜,等过两天再买吧。”
旁边一个大叔打趣道:“哟,老嫂子,外地回来的蒜苗没本地的好,过节包饺子正合适,多买点呗,错过这村可没这店啦。”
大妈白了他一眼,“你又不掏钱,净在这儿起哄。”
大叔嘿嘿一笑,“我这不是帮着小姑娘宣传嘛,这么好的蒜苗,错过可惜咯。”
几句话下来,大妈被说动了,爽快地称了两斤,淑娟开心地接过钱,眼睛亮晶晶的,脆声道谢:“谢谢大妈,您吃好了再来呀!”
有了这好开头,几人干劲更足了。可集市人虽多,买蒜苗的却零零散散,眼看快到中午了,销量还是不尽人意。荣雨望着剩下的大半筐蒜苗,眉头又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