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越老,心里藏的事儿越多,还都死倔着不跟儿女说,好在秦明没有像那些包不住话的,在巷子里大倒苦水。
不然,他们真被传成不孝子了。
秦明想到了之前在省城见到何春雪的事儿,他问秦淮,“你家在做个体户呢?行情怎么样?和二叔说说!”
他好歹是从学校出来的,眼皮子没这么浅,国家政策都发行了,总不能拦着国家发展吧!
现在聪明的,都顺应局势,敢吃螃蟹肯定也捞到金了。
看何春雪跟周霞那眼角眉梢的喜意,铁定是赚了不少的。
他一家子都有正式工作,不然都让他们跟着秦琛混了。
这小子有魄力有手腕,人还贼精,以后是个当大老板的料,这钱没少赚。
他才不信秦琛在京市安家,是入赘给顾家了,大多是他自己买的四合院。
他不知道北京的房价行情,就拿省城的来说,一套独栋的小院,都得一两千。
更何况金是寸土寸金的,价格更得往上,这小子赚到钱了,还藏着掖着,是个闷声干大事的。
他俩儿子城府都比不上他,以前秦淮说他游手好闲,他并不觉得,这娃一肚子主意。
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赚的也就勉强吃饱,哪有倒卖来钱快?
不说别的,就说村里的孟青稞,一个女娃子,有那样的本事跟手段,活该人家享福啊!
秦淮给他发了根大前门,乐得很:“行情不错,未来发展也相当好,等年后忙完春种,他们都得去县城做活了。
总待在乡下,人都废了,大人就不说了,总得为娃考虑。”
哟,这秦淮随军两年,思想觉悟都提高了,以前不是瞧不上那些笔杆子吗?
他好笑道:“你不说读书没用,还不如种地吗?”
这话说的秦淮脸上臊得慌,他就是个大老粗,不懂这些,跟戚白茶耳濡目染的,这所见所闻不就上来了吗?
尤其是二娃,经常给他们读书念报,让他们了解时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