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造纸和漕船

“那就这么定了,咱这第一艘木船,就参考我国古代漕船的形制,整体是柳叶形,中间宽两头窄。

这种漕船没有龙骨,船底也不是那种排骨架的形式,而是平底,船底的木板横向排列,船两侧的木板则是纵向排列。

船舱里横向设置多道隔水舱板。”

肖恩一边给几个木工讲解,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草图。

之所以参考漕船的形制,是因为海东省博物馆中陈列了一艘明代漕船的实物,该船于1956年在山东省梁山县宋金河的支流中出土,被称作“梁山古船”。

海东大学曾组织参观海东省博物馆,该船保存得非常完整,全长21.8米,有两根桅杆、13间舱室,满载排水量30余吨,在众多展物中非常显眼,肖恩和沈曼如、王胖子几人对那艘船都有印象,肖恩记得尤其清楚。

虽然漕船主要行驶于运河,并不一定适合海上航行,但有现成的例子可供参考,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所以,肖恩打算从第一艘船开始,就参考这艘漕船的结构造船。

“那这船用什么作动力?船桨?”一名木工问。

5米长的小船一般不会用帆驱动,况且他们现在还没有制作帆布的技术。

“不用浆,用橹。”肖恩回答。

橹是基于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船具,其外形有点像桨,但比桨长,小船一般安装在船尾,大船也有在船两侧安装的,其入水的一端叫橹板,其横截面为弓形,橹摆动时,橹板前后两面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

橹的上端为圆杆,叫橹柄,橹柄会有一根绳子系在船上,为方便抓握,橹柄一般会向上弯曲,使柄更接近水平。

像杠杆一样,橹的安装还需要有一个支点,一般在橹的中间部位,会安装一块硬木,叫橹脐。

在船的尾部安装一个顶部为圆球的铁杆,叫“橹人头”,将橹脐顶在橹人头上,橹便有了支点。

摇橹时,一只手抓住橹柄,另一只手抓住绳子,前后摇动。

因为橹的摆动可以连续划水,所以效率比桨高很多,因此有“一橹三桨”的说法。

另外,橹还兼具舵的作用,只需歪向一边摇,就可以在不降低推进力的前提下实现转弯,而桨在转弯时往往需要单侧划动,会损失一半动力。

因为橹的高效,我国古代木船上橹的使用非常普通,一些大船还会安装超大型的橹,需要数人一起摇动。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