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和于谦王直是姻亲关系,杨洪有一个亲弟弟叫杨清,这个杨清娶了王直的亲妹妹,又娶了于谦的亲妹妹。
这三人王直是吏部尚书,于谦兵部右侍郎,杨洪是宣府总兵。
而杨洪,是在朱祁镇登基第一年,开始从一个千户,直接在十几年内飞速升迁到伯爵,甚至在历史上成为侯爵。
这事都已经很明白了!
杨洪就是南方文官集团推出来的军方代表。
认真算起来,西北的军事重镇也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被文官集团给彻底掌控了。
大明甚至可以说,从土木堡之后,就不再是朱家的大明。
……
杨洪、于谦、王直一开始还不认罪,在锦衣卫拿出三人的录音后,三人全都傻眼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说的话竟然能被这奇怪的东西录下来。
小主,
在证据确凿之下,这三人也无法喊冤枉了。
景泰元年4月,这个世界的大明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
“灵宗竟然是因为内鬼出卖才导致的兵败!”
朝堂上连续在3个月内,抓了3个尚书,内阁三杨也被革职下狱,其牵连人员多达300多人。
加上家眷涉及人员1.3万,规模一点都不次蓝玉案。
史书记载《三杨乱政》
景泰帝,在上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办了两个大案!
这次刘长青只是把朝堂上的那些爪牙给清理了,并没有对南方那些幕后的士族门阀动手。
只是这些明面上的人就已经弄得人心惶惶了,
民间竟然有人传言他是暴君。
这是武力上搞不定他,开始发动舆论战了!
这不巧了嘛!
搞舆论战,咱也是专家!
搞报纸的限制条件就是印刷和信息的传递,
这两点对于刘长青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现代那种自动化印刷机太超前了,古人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
所以他回到现代找到一家卖老式印刷机的厂家,定制了两套印刷机。
就是民国时期的那种,
这种机器的动力是手摇的,连发电机都省了。
找到一个亲信的文官,让他负责建立大明日报。
对方看到手摇式印刷机的时候,惊喜万分。
“陛下,有了这种印刷技术,我们就可以用来印刷书籍了!”
“特别是永乐大典的印刷!”
这个文官之前一直负责古籍的誊抄工作,
永乐大典因为工程量太过巨大,所以从永乐到现代也才誊抄了两部。
刘长青点了点头,永乐大典全书 卷、目录 60卷,共 册,约 3.7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它就是明朝的百科全书,收录了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
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书籍,
涵盖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几乎是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所有知识,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大集合。
他让工匠参照这种印刷机进行仿造,成功后直接印刷两套《永乐大典》。
他想带回去一套送给国家!
这也算是自己身为华夏人为祖国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
想到这里,他心想等回到汉朝再找一些先秦古籍!
古代需要现代的科技,现代需要缺失的古籍,这样各个位面互补很不错。
经过两天的琢磨,这些工匠已经可以熟练的印刷。
刘长青直接亲手写了第一篇文章,作为《大明日报》的第一版内容。
几百年后,这版报纸应该也会价值连城。
第一版《大明日报》印刷了一万张,利用官方传递渠道用最快的速度,下放到每一个县衙,并要求对方张贴宣讲。
经过测试,最远的云南要7天才能收到。
刘长青对这种速度很不满意,这还叫什么日报啊,直接叫周报好了。
对于怎么提升速度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采取分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