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华容刘氏

经过几百年的宽松政策,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的气氛。

在朱元璋上位后,突然就对这些人加强管控了,

这些人就像野马突然上了枷锁自然要拼命的反抗斗争!

从朱元璋提出迁都北京开始,就是想脱离这些人的控制,

从朱标的去世,到朱允炆登基,再到朱棣花了14年建成的紫禁城,仅仅不到一百天就被一把大火给烧了

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这些人的影子。

刘长青愤怒的咒骂道“这些文官,反对首都北迁,反对南北榜,反对收税,反对下西洋。

几乎所有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他们都反对,这些人都该死!”

“我就不信南方士族这么多读了一辈子书的人精,竟然没一个有大格局或前瞻眼光的战略家!”

“无非都是一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极端利己者罢了!”

其实一个士族的名字出现在他的视野——华容刘氏。

吸引他目光的是刘氏一个叫刘大夏的年轻人。

此人就是后来正德皇帝想要改革重启海洋贸易时,烧毁了郑和下西洋存放在兵部所有资料的刘大夏。

自此华夏彻底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而仅仅二十年过后,这个刘大夏家族竟然成了沿海数一数二的海商。

其中若是没有猫腻,简直就是离谱!

以目前资料看,这个刘氏最早起源于北宋,是负责茶税的政府官员。

也就是那个时候,这个家族就开始迅速崛起。

后来一族搬到华容居住,

从北宋这个家族就一直活跃在官场。

现在家族推举到明面上的代表是刘大夏的父亲刘仁宅,

此人之前是浙江道御使,现在是广西按察副使。

江浙士族的代表三杨,和刘氏走的很近。

关于刘氏的资料到刘大夏就停了,不过刘长青却知道不少,

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他之前当然查过刘大夏的资料。

自刘大夏开始这个家族就长盛不衰,成为有名的大海商拥有好几个造船厂。

一直到民国这个家族都活跃在政界,

据统计,到民国时华容刘氏读书做秀才和从政入仕的,仅刘大夏这一支直系后裔就达470人之多。

到了19世纪后,华容刘氏子孙曾任湖南省咨议局议长、县长、某民国抗日游击总指挥部副总司令兼中将参谋长、民国总统府秘书、江南游击队司令。

再往后,又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