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香烟还能起到镇痛和提神的作用,帮助士兵在受伤或疲劳时暂时忘记伤痛和疲惫?。
红色军队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在高危的战场上也需要尼古丁来缓解压力,哪怕是现代全军禁酒的情况下,香烟仍旧没有禁止。
尤其是在战时,给突击队壮行时,将军敬酒,女兵点烟是对士兵来说是最高的荣誉。
所以四爷要建立自己的卷烟厂这就不足为奇的了!
四爷根据地不乏烟农,是传统的烟草基地,知道根据地也要办烟厂根据地的老百姓都很开心,主动帮烟厂捡烟叶,抽烟筋,把上最好的烟叶提供给飞马烟厂。
有了群众的支持,飞马牌香烟的成品很快就一边供应部队,一边对外销售。
谁也不知道这42块钱,也就是一头大肥猪最后会给根据地带来多大的收入!
那时候,位于敌占区大城市的诸多老牌烟厂,设备先进,配方成熟,看似不可战胜。
但是由于原料都在农村,日伪,土匪,地方豪强层层过一遍手,烟叶采购成本直线上升。
为了降低成本,这些烟厂拼命往烟叶里面掺姜黄,乃至是纸张,以至杂料太多,生产出来的烟支稀松,燃烧不均匀,不仅影响了口感,更弄砸了口碑。
话剧《茶馆》里面对此就专门提到过:
“哈德门”也算牌子了,可这烟太抠门,拿出一支轻轻磕一磕,就空出一大截……
而四爷生产的“飞马牌”香烟,由于烟叶是自种,而采摘、运输、加工、生产又全由军人完成,这就省去了中间成本,所以下料非常厚道,因而口碑极好。
“飞马牌”香烟畅销整个天朝,尽管是敌占区,可就连关外的日军都专门派人扮作客商,前来四爷根据地采购。
从此以后,飞马牌香烟走出根据地,在国统区和日占区畅销无阻,打的原本因为统治原因抢占了大量市场的日烟灰头土脸。
日军一看这怎么行,随即开始严厉禁飞马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