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这天底下的贤才,当真如此稀缺吗?

“你莫要插话!”

而后又问夏原吉:

“你们入大学已一年有余,都学了些啥?”

夏原吉道:

“启禀陛下,大学所授内容包罗万象。从读书作文至算学农学,乃至建屋修路、喂猪养牛,还有演说、沟通之类。”

朱元璋点头,复问:

“这种种所学中,你印象至深者是什么?”

陆知白亦望着夏原吉,满心好奇。

夏原吉道:

“恩师教诲众多,然学生感触至深者,仅两字,乃‘稀缺’。”

朱元璋满脸兴味,道:

“此为何意?你且详述。”

夏原吉稍望陆知白一眼,拱手道:

“此两字,用以评判人事物之价值。

所谓稀缺,包含两层意涵,一为稀少,二为短缺。短缺背后的实质,是供需关系,供远远不应求……”

初始朱元璋闻之,只觉平平。然言至最后,供需关系四字一出,他忽觉并非如想的那般简单。

朱标亦是兴致盎然,凝视夏原吉。

这少年身具书卷之气,模样端正,言行舒缓有序,令人观之即生好感,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夏原吉继而道:

“仅稀少而不谈世间需求,不可称稀缺。

假设山林中有一剧毒蘑菇,百年才生出一颗,然其无用,无人需要,故虽稀少,却非稀缺。

但若有一消除疫病之良方,需用此蘑菇,世人对其有了需求,它便成稀缺资源了。”

此般浅显而易懂,令朱元璋与朱标皆连连颔首。

朱元璋负手问道:

“那你讲讲,稀缺于人,是如何体现?咱每年数次令其寻访儒生,每次亦能寻得三四百人,却总觉贤才匮乏。

症结何在?这天底下的贤才,当真如此稀缺吗?!”

陆知白满心无奈。

夏原吉年仅十七啊,此问题诸多老臣都未必能切中要害,老朱怎么忍心的?

果然,夏原吉略作思索,而后迂回的说:

“陛下,学生未曾做过统计,故而不敢妄言天下贤才是多是少,但恩师也讲过其他事理,或可作参考。”

朱元璋颔首,示意他说。

于是,夏原吉道:“恩师期望我们皆能成才,最好能成稀缺人才,但怎样才算成才?

便是于自身领域,至少达到前两成人的水平。

此事乍听颇为艰难,但若目标由小至大设定,倒也并不艰难,关键在于,选准自身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