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因祸得福

岩城县的消息再闭塞,知识青年下乡的消息也还是都知道的。

陶均乐去邮电局发电报的时候,只听到“呜呜……”的哭声,却连一个工作人员都没见到。

他就想找人问问,一句“你好”才说出声,他突然想到了昨天去委员会宣传部办理入职的时候,工作要求里有一点,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说一句领袖语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询问的话到了嘴边,又改成了:“‘自然科学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一种武装。’请问,有人在吗?我要发电报。”

“‘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有人在的。同志,不好意思,请你稍微等一下。”一个语带哽咽的年轻女孩的声音响起。

很快,就看到柜台里面有个穿着短袖衬衫,梳着两只麻花辫的姑娘一边站起来抹眼泪,一边拿电报本子抬头看。

陶均乐原本不想询问人家的私事的,可是他不差钱,把电报当成写信了,除了没说自己工作调动的原因,将自己的工作调动和秦含意果断时间等有岗位再过来的事情都告诉给了林家人。

得知眼前的青年是委员会的人后,原本眼中带泪的工作人员微微愣了一下后,眸中立刻带上了光。

在陶均乐付完钱要离开的时候,她问道:“同志,你刚才说你有个亲戚也想调到岩城来工作,就是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岗位,是吗?”

陶均乐没有回答,只是狐疑的看着这位年轻的工作人员。

那个姑娘看出了陶均乐的戒备,直接说道:“同志,我叫陈敏,今年十七岁,是邮电局的正式职工,这是我的工作证。

我刚才问你的话,没有其他意思。

就是……我这岗位保不住了,我不想便宜了坏人。

你在委员会工作,那些黑了心肝的王八蛋肯定不敢找你们去闹,所以,我想把工作岗位卖给你们。”

邮电局的正式工,还是干部岗位,只要坐在柜台里面收发信件、电报和包裹就行了,最多偶尔来个打电话的,这活儿轻松,还挺适合秦含意的。

陶均乐也来了兴趣,问道:“同志,我能问一下你的岗位为什么保不住了吗?嗯……你才十七岁,这个岗位又是怎么来的呢?”

他是觉得这个岗位很适合秦含意,但是对于工作来源还是得问清楚的。

王主任爱人的人情只能用这一次了,以后换了地方,再去找人家,就不方便了。

陈敏可明白陶均乐的顾虑,她说:“我的岗位是我妈留给我的,她去年生病去世了。

正好接班的最小年龄是十六岁,我就卡着线接班了。

可我妈走了才两个月,我爸就再婚了,后妈带了个比我小一岁的女儿过来。

自从她过了十六岁的生日,她就一直劝我爸,让我把工作让给她女儿。

我爸一开始是不答应的,可今年年初的时候,她查出来怀孕了,因为我的工作问题,拉拉扯扯了小半年,一直到了每家必须有有个下乡的名额出来后,她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嚷嚷着说要做了肚子里的孩子,陪着她闺女一起下乡。

这一作,孩子早产了,是个男孩。

我爸有了儿子,就把我给忘了。

他让我为弟弟考虑考虑,不能太自私。

可我的岗位是我妈留给我的后路,我是我妈唯一的女儿,我不想给别人,怎么就是我自私了呢?

我爸听到我提我妈,他就说不逼我了。

可我昨天才知道,我那个后妈,一出了月子,就去知青办给我报了名。

名字都报上去了,表彰的荣誉证书也都写好了,我是板上钉钉的要下乡,我的岗位说什么都保不住了。

他们不但要要我的岗位,连知青办发给我置办下乡物资的一百二十块钱也都私吞了。

要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可能连街道办奖励的军用水壶都能自己留下。

我妈的积蓄、我的工资,全都在我爸……不,现在应该都到了我后妈手里了。

除了我屋里的铺盖卷和街道奖励的军用水壶,其他的我什么都带不走。

我是真的不甘心!

就想着能把工作卖了,这样不但我自己手里有钱了,还能让我后妈那闺女没了工作,跟我一样都去下乡。

可我认识的人不多,单位的领导都不想掺和我们家的事情。

主要是我后妈太泼辣了,他们都应付不来。

可你们不一样,你是委员会的,委员会就是原来的政府。

现在能进委员会工作的人,绝对都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