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漏是捡不完的

捡漏王陆飞扬 彭文鸿 2321 字 2个月前

太阳每天照样从东边升起,在西北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乌桐县的改天换地,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早就已经变得麻木了,从精神到肉体。

杨德禄是华人,拿的还是那种白色的临时身份证,据说他们家是爷爷的爷爷的哪辈儿搬到这里来的,具体个什么情况他也说不清。

他们家有六口人,就住在县城东街的河边上,靠着父亲留下来的这处产业,开茶馆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茶馆的名字很俗,就叫常来茶馆,因为面临乌桐河,背靠商业街的缘故,生意相当不错。

几天前的早上,他刚刚打算开门做生意,就看到天空中飞过无数的火焰,飞向了县城不远的地方,然后就传来了不间断的爆炸声,后来才知道是那个土台子上的军营被炸了,死了很多很多人。

乌桐县城虽小,但是来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要是这仗继续打下去,外地人不过来,他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好在那天中午,这个仗就打完了,县城里又恢复了平静,不过听说乌桐县换了一个新的将军,其它的还是老样子。

杨德禄怕有兵过来,这两天茶馆都没有开门,不过看到背街的店铺照样营业,也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今天一大早,常来茶馆也恢复营业了。

缅北气温高,开门后依旧是那几位老街坊,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走进了常来茶馆,要上一壶茶,几样小点心,然后坐在一起就天南海北的聊开了。

茶客们渐渐多了起来,杨德禄和老婆进进出出,忙着服务,偶尔也停下来搭上几句。

街坊们的主要话题,议论的是两天前打仗的事情,说的是活灵活现,就像自己参加过一样。

“德禄,来贵客了!”

大约九点多的样子,背街上开杂货铺的李老板走进了常来茶馆,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

大家可能猜到了,这两个年轻人就是杨潞飞和陈华。

战事结束后,勐蜜人民军接管了县政府及各部门,将遇式顷提供的一份乌桐县政府人事安排名单上的人全部踢出了政府部门,其中,县长、负责财税、治安的副县长以及警察局长还被杨潞飞找去单独“谈话”。

经过筛选甄别,其他没有问题的政府工作人员愿意留下的全部留用,不愿留下的准许其离职。

特区副主席亚青兼任了乌桐县县长一职,其它空缺的岗位也从特区那边调整了人员过来。

当日晚上,杨潞飞就在陆航营主持召开了勐蜜人民军旅以上军官参加的乌桐战事总结会。

参会的人数不多,会议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找问题,大家围绕着这次作战的每一个环节畅所欲言……

这次作战,歼灭敌第六师一旅2000余人,该师及陆航营被俘虏的官兵超过了7000人,在对六师在编人员进行清理的时候,才发现遇式顷师长还吃了两千人的空响。

勐蜜人民军方面也有一定的损失,计81人负伤,阵亡22人。

对于俘虏兵,特区政府也做了相应安排,愿意继续当兵吃粮的,经过审查体检后编入勐蜜人民军预备队,不愿留下的发给路费遣散回原籍。

最后,有1685人要求留下,通过审查体检后,最后有1617留了下来,这些士兵的家在乌桐县或邻近的乡镇,知道勐蜜特区的一些情况。

第六师团以上军官全部和杨潞飞进行了单独“谈话”,一共是22人,其中18人拥有海外账户。

自然,他们海外账户上的存款在“谈话”后就消失了,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杨潞飞将从遇式顷这些人哪儿得到的5.408亿美元全部转到了乌桐县新政府的账户上,用于县政府的各项支出。

县政府有了钱,人员也基本配齐了,岩琪大叔和亚青商量之后,及时召开了全县公职人员大会,还扩大到了村寨的主要负责人,会上,亚青县长宣布废除了前政府巧立名目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新政府将实行的一系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新政策等等。

会后,新政府及各部门就高效运转了起来。

防务那边,有孟成功柳长春他们操心,杨潞飞乐得清闲,就走上了乌桐街头。

乌桐河从东南往西北方向流过这里,流向远方。

房屋最初是沿河而建,都是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不过,人口多了以后,建筑物也向外拓展,都是砖木结构的楼房了。

乌桐设县以后,县政府在河南新修了一条四车道的大马路,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办公大楼依次排开,也是县城里最好的建筑物。

杨潞飞没有去大马路那边,而是带着陈华来到了老街,这里类似国内的商业步行街,更具烟火气。

街道不宽,但是却很长,两边小楼的底层一般是店铺,二楼是住房。

从悬挂的招牌上看到,街坊超市、粮油店、酒馆、菜馆、旅馆、药店、杂货店等几乎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