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岛(今舟山岛),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由担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的奏请,同意恢复被废三百年的翁山县,并赐改县名为“昌国”,全岛东西长90里,南北宽36里。
其时设立昌国县还不到50年,岛上居民不多,还不到一万人,多以捕鱼及进盐场做帮工为生。这时的制盐就是煮海水,这昌国离明州隔着16里的海峡,收集燃料方便,当然,汲取海水也很方便,于是,靠明州这一面的昌国岛西南面开了好几个盐场。
赵朗、李俊上了岛,徒步从东北海岸,沿着海边一直向南勘查。上岛之前,赵朗已向周边打探过。这昌国岛的西南边,也就是靠明州陆地这一面,是岛上居民集居之地,东北面基本没有居民,那些海边和地块都在荒废之中。原因很简单,其一是西南海岸靠近大陆,交通运输方便,其二就是西南面乃避风场所在,海边常有台风,西南海岸靠山陵而居,可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这一天,赵朗、李俊沿着海岸步行了50里,举目望去,均是一片荒芜,人迹罕见。这一带多为渔民临时停靠之地,背对大陆,面向东海,这时的大宋刚复开海不久,此地还没有任何开发,正是格物门打造基地这最佳所在。
打好了标记,绘好了草图,赵朗与李俊在昌国县城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两人再次去到东北海岸,把剩下的40多里勘查完成。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登上对面的秀山岛,沿着秀山岛的海岸线走了一圈,绘好了相关图纸。4天后,赵朗终于完成了勘查工作。
有了后世的地理资料,勘查绘图工作进展很顺得,赵朗把后世舟山岛马岙港与白泉港周边共约40里的海岸圈了下来,并把对面东海的秀山岛也圈下来,形成犄角之势,便于防御与联通。
按照赵朗的设计,秀山岛与白泉港两处开发用以晒盐,同时,白泉港与马岙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正好开发用以造海船。
回到明州城,在客栈休息了一天,赵朗把李俊与徐泉几人打发去昌国岛,吩咐他们带着银子与昌国经界所商谈购买东北海岸的土地以及买下秀山岛,自己则在明州、定海、奉化等地闲逛,品尝当地美食。那些讨价还价、与官府小吏打交道之琐事,还是交给徒弟与下属去办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到宋朝,他还是首次来到了海边,既然来了,首先不能错过的当然是吃海鲜了。红膏蟹、糖甲鱼、苔菜黄鱼、锅烧河鳗……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类海鲜,赵朗吃了两天,都不带重样,心情格舒畅,这才叫生活呐!
第三天,赵朗正盘算着乘长飞剑去海中来个深潜时,李俊与徐泉等人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