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注定会分赃不均

如果不是占领了郑国那么多的城池,晋国这一次非但无法用从楚国取得的收获抹平账目,甚至是一种亏损的状态。

晋国仅是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就有八万多。这些可全部都是青壮,其中的接近四万还是可以服兵役的优质人口!

当时,大批的青壮离开了家乡,他们肯定是无法参与生产了。

另外,进行战争怎么可能不加剧资源的消耗呢?

晋国好多的中小家族掏光了家底来打这一场战争,卿位家族基本也是掏出三四成的资源之多。

那是战争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大军出征在外必然会有非使用的损耗。

所谓非使用而产生的损耗,离不开丢失、遗弃或者被敌军缴获。

那一场战争之中,晋军大多数时间占据优势地位,非正常使用产生的消耗不算严重。

只不过,由于战场距离晋国太远的关系,消耗在运输途中的粮食比较多。

这么说吧?每一个家族想运输十石粮食到前线,实际运到前线的粮食绝不会超过四石。也就是六成损耗在运输途中了。

那还是晋国本土距离正在交战的“杨梁”只有一千六百余里的路程,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输途中的消耗只会更夸张。

晋国屡次跟楚国交战,哪怕打赢基本上还是亏本买卖。

当然了,国家与国家爆发战争不能单纯计较物质上的得失,需要考虑到的是能不能达成政治目的。

比如说,晋国击败了试图挑战霸权的楚国,坐稳天下霸主宝座的晋国就能够剥削列国了。

既然晋国可以剥削列国,可不止是能够将损失弥补回来,其它的好处简直是远比想象中更多。

所以了,各国谁都想当独一无二的老大,有剪除潜在对手的因素,更多还是因为有利可图。

“约是六万三千的俘虏,五万划出来给五个卿族内部分配,剩下的一万三给其余家族?”士匄问道。

郤锜面无表情说道:“我家要两万。”

多少?

拢共就五万的可分配数量,郤氏一下子要了两万。

中行偃看了看其他卿大夫,再说道:“合理。”

怎么说呢?那一场战争中,以家族为基础单位,郤氏出的力最大,受到的损失也是最为严重。他们要两万战俘的分配额度,说实话一点都不过分。

“剩下的三万,我家、荀氏、范氏各自得到九千,给祁氏三千?”楼令进行提议。

祁午立刻说道:“我没有意见。”

“楼氏只有九千?是不是太少了。”郤至不是护短,纯粹是真心那么认为。

要知道整场战争的策划者是楼令,真正开打也是他在纵览全局,论功劳没有哪个人比得过。

论出兵数量的话,郤氏出动的军队最多,排在第二的是楼氏。

再来谈取得的战果,荀氏和范氏合起来才跟楼氏差不多。

“我家取六千。”中行偃说道。

士匄皱眉说道:“那我也六千。”

祁午不敢迟疑,磕磕巴巴地说道:“那我、我……两千好了。”

“楼氏获得一万六千。就这么分配!”郤锜直接拍板。

真以为楼令愿意损害自家利益啊?他只是不想太挑头而已。

有郤氏这么一个好大哥能够站出来保障楼氏的利益,楼令肯定是顺水推舟吃下。

要说谁不满意,一定是士匄了。

范氏被祁氏坑得不轻,无法清算祁午很不开心,再减少收获就更窝火了。

只是,范氏受到祁氏的拖累,在战争中的表现确实很差劲,使得士匄没有底气抗争。

一万三千的俘虏怎么分配,顶多就晋君周能够干涉一下,中小家族不具备话语权。

郤锜询问完晋君周和其他卿大夫的意见,给予魏氏和狐氏各分配两千,剩下才是其余的家族去分。

那倒不是因为魏氏和狐氏是他们这一阵营的家族,所以郤锜是根据各个家族的贡献在进行分配。

看在晋君周的面子上,郤锜还刻意给公族封君分配,否则以公族的表现,讲道理就是毛都没有一根。

分完了俘虏,接下来就是各种其它战利品,一样是郤氏获得的数量最多,再来就是楼氏排第二。

当然有人存在意见,碍于郤锜的强势以及郤氏和楼氏的强大,他们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我们算是跟对人了。”狐雍有幸参与这场会议。

魏颗颔首道:“可不是嘛。”

在实力的比较方面,魏氏比祁氏强大很多,跟其他卿位家族肯定是存在差距。

只不过,魏氏的实力比荀氏大概也就弱了两三成,不可能再多了。

但凡不是在台面之上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很多时候并非光有实力就可以享受应得的利益,要看国家是什么体制,坐享高位的大佬们愿不愿意照顾。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太平洋东岸的富豪可以干涉国家的政策制定或掌握国家,太平洋西岸的富豪哪来这种Big胆。

魏氏很强大没有错,比魏氏强大的家还有荀氏、范氏、楼氏、郤氏。这四个家族不说吊打魏氏,没有外来干涉的前提下,魏氏有可能跟荀氏掰一掰手腕,其他三个家族则是真心打不过了。

小主,

“祁午恐怕在卿位上坐不久?”魏颗犹豫要不要做点什么。

祁氏太弱了!

有太多的因素来导致郤氏、楼氏和荀氏、范氏存在默契,联合起来让祁氏没有过分壮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