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国治理,如烹小鲜,别有一番风味

西山之地,忽如凤凰涅盘,士绅与地主们纷纷驾驭着马车与轿子,如同朝圣般涌至。民以食为天,他们的土地如同黄金宝藏,如何耕种才能收获满满,是他们心中的最大奥秘。

红薯,这一即将在来年春天在各府各县崭露头角的神奇作物,早已让屯田千户所枕戈待旦。一队队心校尉与力士们在精英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学习红薯的习性,以及种植的精妙技艺。

然而,对于京师周边的大户们来说,他们无需等待红薯在各地试种成功,便能一睹其真容。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纷纷带着几分好奇与试探,来一探红薯的产量,究竟能否果腹,叶子是否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这些谨慎的大户与士绅,如同狡猾的狐狸,总是保持着天然的警觉,他们更坚信眼见为实。于是,西山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然而,在林蒙眼中,这些腰缠万贯的老财与土豪们,却总是一副“抠门”的模样。明明拥有丰饶的土地,可他们在客栈与茶肆中,却显得异常小气。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寒风渐起,林蒙心中涌起一丝思绪,便挥毫泼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写下了一封家书,并附上了红薯的种子。

与此同时,屯田千户所精选了一批精兵强将,率先踏上了前往贵州的征途。自家的事情,自家人来办,肥水自然要流自家田。红薯的推广,便要从这片土地开始。

林蒙心中不禁惋惜,若是能有一系列的经济作物,如玉米、木薯、辣椒、橡胶等,在贵州推广,那更是如虎添翼。尤其是辣椒,云贵高原的湿热气候,恰似瘴气的温床,而辣椒能活血驱寒,这里的土地,无疑是辣椒的乐园。

这几日,朱厚照频繁往返于西山,形迹越来越大胆,竟是以读书为名,频繁出入。林蒙身为少詹事,与他的交往更加亲密,而宫中对此似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弘治皇帝对林蒙的信任,可见一斑,只是随行的护卫多了些,朱厚照依旧保持着常服的低调。

然而,詹事府的詹事杨廷和对这一切早已忍无可忍。以往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太子竟敢如此放肆,他心中怒火中烧,终于忍不住,急匆匆地赶往暖阁,直奔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的办公室。

刘健近来事务缠身,几乎日理万机,与杨廷和这样的清流大臣截然不同。他埋头于书海,鲜有闲暇。尤其是当下,下西洋的大事更是重中之重,涉及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操练人员,最终还需他拍板定案。

杨廷和通报后,步入了值房,而刘健则趁着这短暂的空隙,继续在手中忙碌着票拟的工作。

在古色古香的宫墙之下,杨廷和如同一尊石像般伫立,静默地等待着,他的内心仿佛被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然而,刘健仿佛沉浸在书海之中,对林才拜见的喧嚣视而不见,仿佛那只是一阵风,转瞬即逝。

时间仿佛凝固,杨廷和终于按捺不住,发出一声沉闷的咳嗽,像是在提醒着刘健,现实并非梦境。

刘健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从案牍的海洋中抬起,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轻挥着手中的笔,轻松地笑道:“介夫兄,来得正好,请坐,咱们聊聊。”

杨廷和却如同战士般挺立,语气严肃得如同面对战鼓:“刘公,危机四伏之际,您还有心谈笑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