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长安夜未央

夜色如墨,繁星点点,长安城却灯火通明,宛如白昼。自大汉帝国建立以来,这座昔日的北齐都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名字改为寓意长治久安的长安,更在规模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如今的长安,已非昔日可比,从百万人口的雄城一跃成为可容纳两百余万人的超级都市。随着大汉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四方百姓纷至沓来,渴望在这繁华之地寻得一席之地,长安城因此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缓解这股人口洪流带来的重负,大汉皇帝李昊然高瞻远瞩,决定在长安城四周兴建八座卫星城,既分担人口压力,又拱卫京师安全。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帝王的雄才大略,也让长安城更加稳固地屹立于天下之巅。而长安城内的宵禁制度早已成为历史,城门夜不闭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使得长安城真正成为了一座不夜城,其繁华程度冠绝天下。

这晚,魏老与老神仙两位大宗师,身着朴素衣裳,漫步于长安城的石板路上,脸上洋溢着饶有兴趣的神色。他们虽非首次踏足这座都城,但时隔两年,长安城的巨变令他们惊叹不已。魏老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心中暗自感慨:“这长安城,真是日新月异啊!两年前还略显拥挤的街道,如今竟变得如此宽敞,商铺林立,人声鼎沸,真乃盛世之象。”

老神仙则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手持一根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拐杖,步履轻盈,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节拍上。他微微一笑,对魏老道:“魏兄,你看这长安城的夜景,何等迷人!灯火阑珊处,尽显人间烟火气,又不失皇家气派,真乃人间仙境也。”

两人边走边聊,不时驻足观赏路边的景致。只见街道两旁,商铺的招牌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从精致的瓷器到香甜的糕点,从珍稀的药材到精美的首饰,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魏兄,你看那盏灯笼,制作得如此精巧,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真乃匠心独运啊!”老神仙指着不远处一盏挂于屋檐下的灯笼,赞叹不已。

魏老顺着老神仙的手指望去,只见那灯笼上绘着一幅山水图,远山近水,层次分明,仿佛能将人带入那山水之间,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他点了点头,笑道:“的确不错,这长安城的手艺人,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两人继续前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座横跨河面的石桥上。桥下流水潺潺,倒映着两岸的灯火,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桥上人来人往,有情侣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有家人携手同行,欢声笑语不断;也有文人墨客,或吟诗作画,或谈笑风生,尽显长安城的文化底蕴。

“魏兄,你看那河中的游船,多么惬意啊!我们也去坐一坐如何?”老神仙提议道。

魏老欣然同意,两人于是顺着石阶走下桥去,来到一艘装饰华丽的游船上。船夫见二人气质非凡,连忙热情相迎,将他们引至舱内。舱内布置得温馨雅致,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点心和一壶热茶,香气扑鼻。

两人坐在窗边,品着香茗,赏着夜景,心中感慨万千。魏老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道兄,你我二人虽已步入暮年,但能亲眼见证这盛世繁华,也算不枉此生了。”

老神仙闻言,哈哈大笑,道:“魏兄说得极是!这长安城的夜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你看那远处的宫殿,灯火辉煌,那是皇帝陛下处理国事的地方吧?真是气势恢宏,令人敬畏。”

魏老顺着老神仙的视线望去,只见远处一座巍峨的宫殿矗立在夜色中,灯火通明,宛如天上的宫阙。他点了点头,道:“不错,那便是皇宫了。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才有这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啊。”

两人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聊着天,不知不觉间游船已行至河心。此时,一阵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来,宛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艘游船上,一位身着华服的佳人正端坐琴前,纤纤玉指轻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流淌而出。

“好一曲高山流水!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老神仙忍不住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