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元佑二年十一月初,奉命南调的耶律琮看着檀州以南的两条路线陷入沉默之中。
在他的计划中,是走顺州南下,毕竟是主道,还不用翻山越岭,是最理想的路线。
奈何此时高遵裕和刘昌祚二人正在顺州虎视眈眈,耶律琮觉得目前唯有辛苦一些,进入燕山地区,走怀柔、昌平一线,迂回幽州西北。
在他打定主意的一瞬间,手下探马来报,说是顺州方面的高遵裕和刘昌祚二人组竟然舍弃城池,往南部孙侯馆而去。
望京馆,其前身为孙侯馆,本是辽代朝廷所建为南北使臣(即宋、辽)往来大路边的休息场所。
据明代孙承泽所着《春明梦余录》中记载,望京馆建于京城东北五十里处的孙侯村,村旁有孙侯河,明代时改名为孙河屯。
“不好!宋军莫非想要先取析津府,然后在整合兵力北上驱逐援军?”
耶律琮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划过这个想法,毕竟好好的占据顺州,突然舍弃,这多少说不过去。
“不对啊,即便势要南下围剿析津府,也不应该留下北边顺州这么大的一个缺口,难道这是宋军的陷阱...”
老油条不愧是老油条,在抹除表面的迷雾后,立马感觉到了不对劲。
“想要逼我走顺州一线,然后埋伏于我军!”
耶律琮眼神在顺州地界来回徘徊,缓缓得出一个答案。
该说不说,这些常年混迹于战场而活得好好的将帅,多少还是有些本事傍身。
唯一可惜的一点就是,在面临如此局面下,耶律琮陷入了无法抉择的境地。
一方面他接到军令急需南下增援,但另一方面,却对于宋军主动放弃顺州而不知如何是好。
知道对方肯定在顺州埋伏还一头扎进去,这不只是傻缺了,还他娘的是疯了。
耶律琮的犹豫不定很快就迎来了答案,而且不需要他自己抉择,耶律洪基给了他答案。
“急令耶律琮率军穿越顺州挺进析津府境内与朕合军,共抗大宋!”
耶律洪基简单的军令里,带着浓郁的急切之情,这是大辽在燕云地区战略布局即将失败的前兆。
耶律琮深深看着军令一眼,不由得沉下心来:“既然是陛下之令,那就请天使转告陛下,臣一定准时抵达析津府!”
送别传令的天使,耶律琮随即整军南下顺州,而在檀州方面,他还是警惕了一把,为防退路不要被抄,留下了近两万的兵马驻守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蓟州西北方面的平谷城一带,狄谘和自家三郎狄咏,以及刚刚出道不久,未来将会声震天下的宗泽元帅率领霸州军团主力挥师北上,直指檀州。
十一月底,耶律琮所率辽军进入空无一人的顺州境内,同一时间段,狄谘三人也兵围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