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京畿愁云

明末封疆 杰木 1799 字 10天前

看着杨嗣昌离去的背影,高起潜长长的舒了口气。如果说崇祯希望对女真进行和谈是受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左右的话,那高起潜希望对女真进行和谈则完全是为了自保。因为他见识过八旗兵嗜血的战斗能力,那些对于杀戮有着无限渴望的一流骑兵们是每一个大明子民的噩梦。高起潜是发自心底的恐惧和他们进行战斗,不止他高起潜,很多的明朝高级将领们都对建州八旗的机动性与战斗力充满了畏惧。

杨嗣昌却不同,相对于满清。他更认为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敌人,他不会忘记自己的父亲杨鹤就是因为剿灭民变不力而被处斩的。国恨家仇都决定了杨嗣昌对于农民军的仇恨要远远的高于建虏。他必须集结和保留一切大明朝的有生武装力量来对付流寇,而皇太极之流既然能用银子来摆平又何乐而不为呢。

他知道袁崇焕被杀时的罪名之一就是和款误国,他也知道自己如今深受皇恩已经招致了满朝的非议,他更知道当朝圣上刚愎自用、性情多疑。自己的父亲就是死于这位帝王之手,可能自己将来也会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现在必须要保留大明朝的武装有生力量,只要挺过了这次危机,他就能够亲率虎狼之师,撒下天罗地网十面围剿天下的流寇。用尽自己的才智,燃尽自己最后的生命。肃清环宇、再造山河;替君王分忧,为父亲正名!只要挺过这次,他杨嗣昌一定能够做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宫女掀开黄缎门帘后,杨嗣昌一眼就瞥见了那位少年天子正背对着自己若有所思的样子。杨嗣昌的腰弯的更低了,他紧走了几步边跪倒失礼边说道:“臣杨嗣昌见过圣驾!”行过常礼后杨嗣昌没敢抬起头来,他就那么跪着紧盯着自己眼前那明亮的金砖。等候着皇帝的训话。

“炮声好像又近了?”崇祯缓缓的问道。

听到这杨嗣昌镇定的回答

:“建虏已经抵达通州,不日就会进犯京师。”听到这个消息崇祯的脸上稍稍有了一丝不快,这杨嗣昌身为内阁辅臣,在此等危机的时刻竟然还可以如此镇定。看来是根本没有把国家社稷放在心上啊!朕的手下怎么全是这样的大臣呢?

但杨嗣昌仿佛能读懂崇祯内心的想法一般,他紧接着说道

:“臣已经将京城的具体防御计划手书了一份,还请陛下过目。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陛下示下。”说着杨嗣昌双手呈上了一份京城防御计划书。

崇祯急忙拿过来仔细的看起来,这份计划书详细的布置了京城三大营的具体防御地点和相互驰援的计划。甚至连红衣大炮的安放地点以及火力覆盖范围都清楚的标示了出来。崇祯一边看着一边频频的点头,他对杨嗣昌的工作能力甚是满意。

“先生请起!”崇祯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京城的防御先生安排的很合朕心,不知各地勤王兵马现在如何?”

杨嗣昌先是叩头谢恩,然后才站了起来。他低头垂手的回答着皇帝的问题。

“各地勤王之师已经陆续抵达京师周边,如今已不下十万有余。”

又是一个好消息,崇祯越看杨嗣昌越觉得他是当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昌平也是要紧之地。祖宗的陵寝所在,务必不能出差错。”崇祯缓缓的说道

“陛下放心,卢象升的宣大、山西勤王之师部分已经进驻昌平了。”

听到卢象升的名字,崇祯更加的安心了一些。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刚刚召见杨嗣昌时的紧张与躁动,崇祯重新回到了龙座上,安稳的坐了下来。既然京城的安危已经得到了保障,那么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与满清议和这一件大事了。崇祯也想借这个机会询问一下杨嗣昌的态度。

“自朕登基以来,建虏已经多次入关。崇祯九年更是攻陷昌平致使祖宗陵寝震惊,没想到刚过两年,建虏再次引兵入关蹂躏京畿。如今内乱不息,外患日急;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