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实际成果,张立军亲自操作,在围观同事们的注视下,将零散零部件迅速准确组合起来,最后组装成功的一刻,众人无不鼓掌喝彩。张立军又详细讲解了一遍步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其他工人被分配任务进行学习训练。新调入的人们按照要求各自找到位置,张立军则细心指导每位新人。
经过一番安排之后,每个小组分工合理。张立军把重点放在优化各工序之间无缝协作方面,同时培养徒弟专精不同环节。比如教赵鸿胜及其同伙专门处理车圈安装,并且允许新工人们参与复杂技术环节的实践练习——紧固辐条。
这样的分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更多工人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的机会。而老练的工匠们也慷慨传授技艺给后来者。
林建国再次叮嘱新来的六位同事几句后,这才过去给还剩下的五个小组安排任务。他招呼三个工人说:“第一组负责安装前叉把手和后座,装好之后翻过来。”在林建国的帮助下,三人顺利完成并翻转了第一辆车。
林建国道:“接着按这样的步骤装下一辆车吧,明白了吗?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保证效率。”
三人点头称是,随后开始组装新的自行车把。林建国继续分配其他任务:第二组负责前轮、第三组负责后轮,还有第四组和第五组则分别承担中间链条盘和其余部件的安装。几位同事留下处理零部件搬运工作,将零件按照装配顺序有序排列,确保工人能够快速取用。
尽管大家都还处于初期学习阶段,工作稍显吃力但仍在稳步前行。偶尔有工友喊道“林班组长”,林建国便上前协助解决,有时也会适时调整人员以优化生产流程。
经过忙碌的一个上午,在临近下班时,他们已完成了二十多辆自行车的初步装配。张科长下班前来查看进度,见摆放整齐待出厂的一排排新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林建国评价道:“林班组长,您这个班长做得不错。”
林国道谢之余提了一嘴人手短缺问题,并说明要达到日产能百台自行车的目标还需要更多支持。车间里暂时只能靠有限的帮助运作下去;厂领导打算后续通过以自行车抵债的方式与外部合作获得所需资源,从而促使自行车主动扩大再生产。
张组长思索片刻回应道:“行,下午再派十名帮手加入你们。”
随着产量逐渐提升,每辆车产生的利润可观。林建国又向张科长咨询了一个问题,“有些工人问过能不能优先购买生产的车子?”
得到的答案令人鼓舞——每位成员可花150元买下车架一套,每人每月仅限一辆。而为了维护纪律性和公平性,管理层为班组长特别开放十辆车作为福利份额,需缴纳费用给相关负责人,便于统计记录。
林国感受到这份特殊待遇背后藏着的是团队的信任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他感激地答谢:“非常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张科长拍打其肩膀激励道:“大家一起加油!”待对方离去后,林国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
很快便有人想到这背后的商机,于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林建国笑着看着大家,心想今天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结果值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