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不可守,刘备只能无奈弃城而去,一路上愿意跟随刘备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襄阳的时候,诸葛亮提出建议,建议刘备攻打的襄阳。
此时襄阳还在刘琮的掌管之下,同时还有小部分曹军驻守。
拿下襄阳对刘备而言毫无疑问是大有裨益的。
可刘备又如何能够狠下这个心来?
纵使刘琮再怎么混账,刘表毕竟是将刘琮托付给自己了,如果他打下襄阳,刘琮难免会有所损伤,这让刘备心中极为过意不去。
刘备想要尽可能的和平解决这件事情,于是便在城外叫喊,希望刘琮能够出面悔改。
但刘琮自知理亏,哪敢面见刘备,只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买起来。
外面大军压境,刘备若是真有攻打之心,只怕襄阳城根本受不住。
刘琮甚至已经开始收拾细软,随时准备出城跑路了。
在外面喊了整整一个下午,看到刘琮没有反应,刘备无奈,知道刘琮这是铁了心不和自己见面了。
当下只能在襄阳城外修整一夜,第二天再出发。
刘备却是没有想到,刘琮居然如此不得人心,第二天一大早,襄阳城内居然有无数百姓将士出门投靠。
见到这幅场景,刘备既欣慰又无奈。
带着这么多人逃命显然不是上策,但别人已经舍弃家业势要跟随自己了,难道刘备还能抛下这些人不成?
于是刘备无奈,只能带上这些人再次踏上了逃命的路程。
到了当阳的时候,刘备麾下百姓将士竟是已经约莫有二十万之数。
到了刘表之墓的时候,刘备还特意前去祭拜了一番。
在刘表墓前刘备说了很多,越说越自责,到最后竟是涕泪四流,不能自已。
在刘备看来,丢掉荆州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虽然代领荆州,但没能守住荆州,以至于成了现如今这般模样,这让刘备感到自己愧对刘表的托付。
如果不是关羽张飞二人拉着刘备,只怕刘备能哭晕过去。
他心中的自责和愧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在这里,诸葛亮也认清了刘备的本质,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刘备无意是一位仁君,若是放在盛世,有此君主真乃天下百姓之大幸。
可现在是乱世,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在乱世需有铁石心肠,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只会错失大好的机会,只会让局面无可挽回的滑向深渊。
刘备可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但绝对做不了一个锐意进取的开国君主。
此人实在是太过感情用事了。
只是……
诸葛亮叹了口气。
这也正是刘备的优点不是吗?
在这乱世之中,需要有一位有同情心的仁君来兜底,来作为天下枭雄的底线。
有刘备在,诸葛亮才能看到一丝希望。
如果当真希望刘备成为曹操那般的枭雄,那诸葛亮为何不直接投靠曹操?
这是刘备的缺点,也正是刘备最大的优势。
诸葛亮不准备过度的改变刘备。
仁义难道是缺点吗?
在这乱世之中,在这缺乏实力的关口,仁义反而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帮助刘备积累起最开始的势力。
这些自愿追随的百姓和将士无意就是最好的证明。
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得。
只要有人心,有百姓愿意追随,那自然就可以积累起力量。
星星之火,未必不能燎原!
这也是诸葛亮对刘备有信心的原因。
在祭拜过刘表之后,大军很快再次上路。
行军赶路和常人出行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越多前进的速度也就越慢。
若是只有刘备一人,一人两骑,只怕日行百里都不是问题。
但人一多起来,每日行军能有十数里便已经实属不易了。
偏偏现在时间紧张,根本由不得刘备如此慢悠悠的行军了。
不要看他们现在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战斗的将士却是没多少。
若是敌人真的打了过来,将士们不但要负责迎敌,还要负责保护这些百姓。
现在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抛下这些百姓,只带上将士们轻车简从,速速出发找到根据地安顿下来。
如此方能回过头来支援这些百姓。
至于这些百姓的安危……那就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希望敌军追上来之后,不会对这些人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