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第二天就问主持:

“我们寺庙还有没有佛经啊?我都看完了,找不到一本没看过的。”

主持说玄奘只是会背,但是不理解,现在入了佛门应该学习理解佛法。

接下来的时间,玄奘深刻贯彻一句俗话:变秃了,也变强了。

他不仅是走马观碑的记忆了,学习起佛法来,更是废寝忘食。

正儿八经的,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

仅仅两年,十五岁的玄奘就能代替他的师父,给师兄们讲解经文。

十六岁,玄奘的师父就自然不如玄奘,全净土寺没一个敢说自己比玄奘还懂佛法的。

在净土寺无敌的玄奘,就在洛阳到处参学,很快整个洛阳的和尚都自愧不如!

玄奘听说,中原有个很厉害的寺庙,里面高僧和大法师一大堆。

玄奘就开始出发,往中原走去,那是一路走,一路参学。

这一路,玄奘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佛法,也见识到了更深刻的佛法理解。

在中原的寺庙,认识了上官仪。

后来孔颖达也在这里遇到了玄奘,并且得知了李渊在长安建国,孔颖达邀请玄奘去长安。

当时的长安,因为战乱,破败不堪。

加上玄奘在洛阳的名声,已经传到了长安。

留在长安的僧人和尚,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敢说自己比玄奘厉害的。

因为当时的这些高僧和大法师们,全都跑去长安南面汉中和川蜀。

玄奘就离开了长安,又去了汉中和川蜀参学,学习更深的佛法。

功夫有心人,在这里遇到空法师,这样的得道大德。

后来又遇到了慧景大法师,玄奘曾经在听过他讲的《涅盘经》,当时年纪小,听完执卷伏膺,遂忘寝食。

现在遇到了,就一直跟着这位大法师学习。

没几年,这位大法师也教不了玄奘了,汉中和川蜀也找不出来一位能给玄奘教佛法的了。

此时的玄奘也才二十一岁,既然川蜀的水准已经留不住玄奘了,那就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