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空降部队的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不但伞具设备更新换代,重型装备的支持也越来越先进。
如今,一些复杂的空投难题,比如重装连投、带弹投放等,已被逐步解决,这保证了战车和火炮等大型装备能够与士兵一同降落。
这些进步显着增强了空降兵的快速机动能力。
而这支部队的历史也充满传奇色彩,涌现过许多英雄人物。
从最初“一人一伞一枪”的简陋条件,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空中集团军,可以说,每一位空降兵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荣光。
尽管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各国对士兵生存率的日益重视,空降部队的作用相比二战时有所下降,但它的存在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很多其他国家已经开始淡化空降作战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这一兵种,改为通过直升机投送武装人员,以避免降落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然而,直升机也有其明显的短板——速度慢、航程短,特别是在装载大量物资时。
空降部队使用运输机抵达战略地点通常只需两小时左右,而直升机则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
此外,直升机因为飞行高度较低,容易成为地面防空火力的目标;但如果飞得高一点,它又很难规避远程防空系统。
这种矛盾使得直升机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正因为如此,军方认为空降部队仍然拥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即使在某些时段其战略价值可能有所降低,也不会轻易舍弃。
而此刻,125兵工厂提出的新设计无疑给了军方全新的希望。
现代空降部队其实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一种新型滑翔衣进行远距离滑翔。
借助热气流的帮助,这套设备不需要燃料即可滑行数十甚至上百公里,而且能够向上爬升。
更重要的是,由于体积小、隐蔽性强,投放点可以在远离目标一百公里外的地方启动。
这种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伞降的概念,成了执行低空侦察和精准突袭的绝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