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法治之光暖民心2

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犹如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民警们根据辖区情况,结合人口分布、地域特点等因素,精心划分了各自负责的乡村和社区。法院和政法委也在众多人员中挑选出业务能力强、沟通能力好且富有耐心的同志,组成了专业的普法宣传小组。他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普法内容,结合农村和社区常见的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劳动权益、消费欺诈等问题,收集了大量真实案例,编写了一系列生动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

在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监督和举报电话的设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相关部门精心定制了醒目的牌子,牌子的颜色鲜艳夺目,上面清晰地印着监督电话和举报电话,下方还附上了简短而明确的说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并承诺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这些牌子被迅速分发到各个村、社区和小区,工作人员在显眼位置小心翼翼地悬挂起来,确保过往的群众都能一眼看到。

一切准备就绪后,普法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第一个月,民警们带领着法院和政法委的同志,满怀热情地走进了乡村和社区。在一个宁静的小乡村,消息一经传开,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村头的广场上。民警小张站在人群前,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大声开场:“大爷大妈、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来,就是想跟大家讲讲法律知识,以后遇到事儿,咱就知道该咋办了,再也不用吃哑巴亏!”

法院的王法官拿起一份宣传资料,指着上面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说道:“大家看,像这种邻里之间因为宅基地闹矛盾的情况,要是处理不好,容易伤了和气,甚至还可能违法。按照法律规定,宅基地的划分是有明确标准的,咱们得按照规定来。如果对方不合理地占用了咱们的宅基地,咱们可以先找村委会调解,调解不成,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给大家一个公正的说法。”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还提出自己遇到的类似问题,王法官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一个城市社区,普法小组同样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政法委的李同志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电信诈骗案例,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大家一定要记住,陌生电话让转账,千万别信!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这是我们的监督和举报电话,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这个电话反映。而且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大家的信息。”李同志还现场演示了如何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居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又一个月,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有些村民一开始对普法活动不太重视,认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还有些社区居民因为工作繁忙,参与度不高,即使有宣传活动,也抽不出时间参加。

针对这些问题,民警和普法小组的同志们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耐心地做工作。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一起劳作,在休息间隙拉家常,自然而然地在聊天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他们会结合村民们当下的农事活动,讲解相关的法律问题,比如农产品销售中的合同问题、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质量保障问题等,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社区,他们调整宣传时间,选择周末或晚上居民相对空闲的时候进行活动。为了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还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如法律知识问答、案例模拟表演等,获胜者可以获得一些实用的小礼品。这些改变让更多的居民愿意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现场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与此同时,监督和举报电话也开始发挥作用。一天,负责接听举报电话的小王接到一个来自偏远乡村的电话。电话那头,一位村民声音颤抖,带着些许犹豫和担忧地说:“我要举报,我们村的干部在分配扶贫物资时不公平,给了自己亲戚好多,我们家什么都没有。我……我怕被报复,你们能保证我的安全吗?”小王一边温柔地安慰村民,让他不要害怕,一边详细记录下情况,包括涉事干部的信息、扶贫物资分配的具体情况等。随后,他迅速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成调查组前往该乡村进行调查核实。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村民举报情况属实,违规的村干部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不仅被责令退还违规分配的扶贫物资,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扶贫物资也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新进行了分配。这位村民得知处理结果后,感激地说:“以前我都不知道该找谁,也不敢说,现在有了这个电话,真的太有用了!我以后也知道遇到不公平的事儿该怎么办了。”

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意识到法律的力量,也逐渐学会了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监督和举报电话成为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一座坚实桥梁,让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矛盾能够及时得到化解。许多长期积压的问题在群众的积极反映下得到了妥善处理,社会风气也因此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