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睁眼看世界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216 字 2天前

提起林则徐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会瞬间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虎门海滩之上,滚滚浓烟直冲天际,而在这浓烟之中,有一个身影宛如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般,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地指挥着销毁鸦片的行动。没错,这个人便是林则徐,那位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民族英雄。

然而,如果仅仅将林则徐视为一位成功禁烟的英雄人物,那就未免太过小觑他了。事实上,这位大侠身上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超级身份,那便是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一称谓可不是随便得来的,它充分展现了林则徐在那个封闭守旧的时代所具有的非凡见识和勇气。

想象一下,在晚清时期,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而就在这时,林则徐却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率先睁开双眼,开始探索外面的天地。他广泛收集资料,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并积极向国人介绍这些新鲜事物。可以说,他就是当时的“探险家兼科普大使”,以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大门。

与如今那些靠颜值或炒作走红的网红博主不同,林则徐的“火爆”并非偶然。他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爱国情怀,赢得了无数人的心。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当时的人们奋起反抗外敌侵略,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时光流转到今天,林则徐的名字依然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进取的象征。

遥想往昔岁月,那时节众人尚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绮梦之中难以自拔,对外界的种种可谓茫然无知。甚至在他们眼中,那些异国他乡皆是荒蛮未开化之所,全然不值得挂齿提及。而咱们这泱泱大清帝国,则被视作当之无愧的世界核心所在,广袤四海之内,各方诸侯纷纷前来顶礼膜拜!然而,偏有林则徐此人,竟敢对此深信不疑之事心存疑虑。只见他暗自思忖道:“哎呀呀,这外界究竟是何等模样呢?我定要亲身前去探个究竟,万不可让吾等在此地一味地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呐!”

于是,林则徐就开始了他的“开眼”之旅。这可不是一般的旅游啊,他可不是光动动嘴皮子,说说“我要去看看世界”就完事儿了。他是真刀真枪地干起了“情报工作”,那劲头儿,比现在追热剧还积极!

在那个时代,获取外国报纸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想尽各种办法去搜罗那些珍贵的纸张。每一份报纸都仿佛是隐藏在世间的宝藏,需要他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有时候,为了得到一张罕见的外报,他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

而翻译外国书籍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时,懂得外语的人寥寥无几,林则徐就像是孤独的开拓者,在这片未知的领域里艰难前行。他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一字一句地琢磨着那些陌生的文字,努力将其转化成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

周围的人们看到林则徐如此沉迷于这些“洋玩意儿”,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朝廷大官,理应专注于政务,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看似与本职工作毫无关联的事务上。然而,对于旁人的误解和质疑,林则徐并不在意。他沉醉在自己所开辟的新世界里,心中暗自欢喜地想着:“这可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大观’啊!虽然你们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它的价值所在。”就这样,林则徐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继续探索着未知的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带来新的思想和启示。

更为绝妙的是,他不仅将这些新奇独特的“洋玩意儿”精心地整理出来,而且还毫不吝啬地与自己的好友们一同分享观赏。你瞧瞧,他这样做难道还不够义气吗?要知道,那时的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李鸿章等日后威震四方的大佬人物,尚处于青涩稚嫩的时期,宛如一群充满好奇的“小迷弟”一般。当他们第一次目睹林则徐所带来的这些前所未见的新鲜物件儿时,双眼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芒,内心深处更是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仿佛突然间发现了一片崭新的大陆似的。于是乎,他们纷纷簇拥在林则徐的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外面那个五彩斑斓、奇妙无比的广阔世界,一个个都沉浸其中,如痴如醉,完全被林则徐口中那精彩纷呈的故事所吸引,简直是到了忘我的境界。

林则徐不仅给大家开眼界,还鼓励大家要敢于接受新事物,别老守着老一套。他说:“咱们得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就被时代给甩了!这世界变化快,咱们可不能落后啊!”这话放到现在,也是满满的正能量啊!那时候的人,能听到这样的话,可真是三生有幸!

小主,

就这样,林则徐成了晚清的一股清流,他的“开眼”行动,就像是一阵春风,吹醒了沉睡中的大清国。虽然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他,甚至嘲笑他,说他“崇洋媚外”,但历史证明,林则徐是对的。他影响了一代人,让晚清的那些大人物们,也开始睁眼看世界,为后来的变革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