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这么多年的语文白学了,怎么就分析不对呢?”唐植桐吐槽道,上辈子读书的时候语意分析他经常拿满分,但在小王老师面前,总感觉书白读了。
“所以临走时郝叔叔才嘱咐让咱俩多交流啊,这些都是课本没有的。郝叔叔刚才打电话没避着咱们,一来这是咱们求上门,他当面版给咱们看,二来是给你打个样,让你了解一下。”小王同学放下笔,摸摸小唐同学的胡茬,温柔的说道。
“我明白。这是家教,我从小没有那个环境,所以郝叔叔才说让咱俩多交流,让娘子费心了。”唐植桐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前行,决定好好跟王静文学习。
“上课时请叫我小王老师。”小王老师拍了一下唐植桐不老实的爪子,说道。
“好的,小王老师。请继续出题。”唐植桐正襟危坐,这种课程有钱都买不到,若不是碰巧用栗子“骗”了这么个媳妇,自己这辈子恐怕也接触不到。
“好,再问你一道,郝叔叔在最后说让胡菊多多支持邮编推广,是什么意思?”小王老师边问边书写,把问题、答案都记录下来,方便一会温顾。
“是卖人情给胡菊吧?利益交换,给胡菊提拔自己人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回答不准确,让唐植桐不自觉的不自信起来。
“对,按我的理解这句话起码有三层意思,你说的只是其中一层。第二层是这几个人中如果有胡菊不好处理的,可以调到郝叔叔那,郝叔叔以后亲自处理。第三层的意思是郝叔叔暗示能给的都给了,要求胡菊一定要把这事往好了办、办扎实。”小王老师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分析给唐植桐同学听。
“第二层也是在暗示胡菊‘你不行我上’吧?”唐植桐联想道。
“对,孺子可教。”小王老师很满意唐植桐同学的悟性,欣慰的夸奖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小王老师的耐心引导。”唐植桐凑过去看了眼王静文写的内容,很工整也很有条理,省下自己做笔记了。
“上着课呢,小唐同学请坐好。”王静文瞥了一眼唐植桐,提醒道。
“还有?接下来郝叔叔不是让咱俩回家多交流了吗?”唐植桐一愣,以为小王老师课堂结束了呢。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临走嘱咐让咱俩回家多交流?而不是他跟你说透彻?”小王老师不满的看了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学生,随口问道。
“时间不允许吧?”唐植桐猜测道。
“你想多了,能在你面前打电话已经很不错了,还真想让郝叔叔手把手的教啊?言传身教也是分亲疏远近的。让咱俩回家多交流,那是郝叔叔知道我知道的多一些,怕你吃亏牵连到我。人前教子,人后教夫,那是点我,也是给我留脸面。”小王老师说话有些糙,但话糙理不糙。
“这里面道道真多,不过我倒是能理解。”唐植桐点头,并没有因为郝仁的做法而心生反感,北边毛熊有个孙子问爷爷的段子,很多人都当是笑话,笑的人都是被人笑的,那不是笑话,那是现实。
“理解就好。知道我之前为什么接茬你的话,说你重感情吗?”小王老师又问道。
“给我树立形象,打个标签吧,这个应该不会错了。”这个比较浅显,唐植桐能看明白。
“对。大伯不是郝叔叔的至亲,在他眼里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点出你重亲情,就是为了给郝叔叔留下个正面印象,没有人不喜欢这种人,因为没人敢保证一辈子顺风顺水,也许今天一个无心插手的举动,就会成为以后的雪中送炭。”小王老师掰开了给唐植桐同学解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白了,谢谢小王老师。”唐植桐再次点头,这里面的道道实在是太多了,九曲十八弯,理解起来有点累。
“知道端午的时候咱妈为什么跟我说郝叔叔升了,而且告诉我新家地址吗?”小王同学此刻也不摆老师的架子了,把笔扔下,问道。
“难道不是因为两家关系好?”唐植桐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郝仁当初也是因为疼爱王静文才会同意她跟自己在一起的。
“这只适用于郝叔叔还是郝处的时候,现在进步了,就得多琢磨琢磨了,我也是后来才想明白。关系好只是一方面,郝叔叔这次能进步跟你提议的邮编有关,算是欠了你的人情,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