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虾,刚才忘自行车上了。”连晒加焖,箱子里的大虾已经伸腿,有点点剩余的海水从箱子底部渗出来,传来一股海腥味。
“哪来的?这个可稀罕。”张桂芳打开箱子瞅了一眼,四九城普通百姓在冬季能吃到带鱼,但见到这种虾的机会不多,早些年间有些卖熏鱼儿的,会捎带着卖些烤虾。
“我不是去培训嘛,那边给学员定的饮食标准高。我提前回来,还有三天的饭票,馒头和虾都是用票换的。”唐植桐胡诌道。
“哦,这个你会做吗?”张桂芳兴许是不疑有他,兴许是不想深究,没揪着不放。
“会,已经问过那边的大师傅了。”唐植桐问个屁的大师傅,估计那边大师傅见了这玩意也头疼,限于保鲜及运输条件,能在夏天吃上对虾的,都不是一般人。
唐植桐从故纸堆里得来的资料所知,两个月后的大典,玉米大师和南边的老胡吃到的国宴中就有一道凤尾鱼。
这种级别的宴会,肯定不会拿凤尾鱼罐头糊弄,而鲜鱼运到四九城那可就费功夫了……
唐植桐拽过一个盆,开始处理对虾,捏住虾头和虾身稍微一折,虾头就脱离了身体,这里不用太用力,否则虾线会断,得重新捏出来。
取完虾线,唐植桐又用剪刀给对虾来了个修脚、开背服务,然后扔在盆中备用。
“这些就不要了?”张桂芳看着儿子处理虾,心疼的问道。
“不要了,这玩意不好吃。”唐植桐是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