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汤,其实没几片菜叶子,清汤寡水的,跟白开水差不多,而且是温的,因为天气冷嘛,汤凉得快。
唐植桐收拾妥当,想走的时候,被端着饭盒的方圆给叫住了:“小唐,上面刚来了通知,20号开表彰大会。”
“20号,下个星期三?”唐植桐下意识的问道。
“对,小年前一天。”方圆确认道。
“好嘞,谢谢方处。”有外人在场,方圆和唐植桐都没有用太亲密的称呼,不过这个日期也验证了马薇消息途径的可靠。
“抽一颗?”方圆单手从兜里掏出烟来,让道。
“外面挺冷的,去办公室?”唐植桐从烟盒里面捏出来一颗烟夹在耳朵上,朝方圆办公室的方向呶呶嘴。
“走。”方圆没二话,将烟揣回兜里,率先走了过去。
“马薇和分拣科的付彩云在财务科吃饭呢,我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直接进去。”进了方圆办公室,唐植桐将饭盒放下,掏出火柴给方圆点烟,顺带解释了一下。
“怪不得昨天看你在地里转悠,还以为你琢磨着开春种点啥呢。”方圆凑上去点了烟,吸了一口,烟雾从鼻孔里袅袅喷出。
“嘿,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唐植桐不打算再继续掺和种地的事了,头已经开了,剩下的交给方圆自由发挥,看如何积极响应上面的“瓜菜代”号召。
“上面已经在内部发文了,让学习南泥湾,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开春多种一些菜。”说到这一茬,方圆将最新的进展告诉了唐植桐。
“挺好的,能多吃一口。圆哥,家里怎么样?需要粮食吗?我家还有点。”尽管瓜菜不如粮食顶饿,但起码比野菜强。
“谢谢,心意领了。家里还够吃,听说再有两天外菜就进京了,到时候日子能好过一点。”方圆知道唐植桐是一番好意,但他以为唐植桐就从东北扛回来那么一点,自然不愿占这里面的份量,家里真的没米下锅了,他也不会墨守成规,肯定会去寻摸着买点。
“行,真需要了跟我说。”唐植桐生怕方圆不当真,说的很真诚,也很郑重。
“知道了,有事肯定会吱声的。工会争取了一批棉鞋和劳保手套,今儿下午发,你别忘了领。省着点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了。”方圆点头应下,嘱咐道。
“好嘞。圆哥,那个马薇……”马薇父亲的级别离自己太远,县官不如现管,唐植桐将马薇的情况说给方圆听,让他好留点意。
“好家伙,敢情咱单位还有这样的关系?”方圆听后还真有些意外。
“她也没说父亲是个什么职位,反正我琢磨着不能低喽,咱供着点呗,别得罪了。”方圆性子又直又急,但唐植桐不怎么担心方圆越过自己给马薇难堪,只担心有不长眼的给马薇下眼药时,方圆处理的不恰当、不及时。
“放心吧,我又不傻。嗯,我也不往外说。”方圆很欣慰,按照唐植桐的说法,这身份是马薇为了说明情况特意透给唐植桐的,并不是让他外传,传了就是坑了小兄弟,所以在最后方圆又加了一句强调。
“嘿,还是圆哥厚道。”唐植桐并不担心方圆往外嚷嚷,但既然方圆开口了,就得有回应,于是给方圆竖了个大拇指。
这种本系统内的事情,很少有领导往外胡咧咧,只有一些不懂事的愣头青才会听风就是雨,所以有时候感觉莫名其妙被调了岗一类的,说不准就是什么事做的不到位、什么话说的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抽了两颗烟,闲聊了一会,快到上班的时间,唐植桐就回去了。
下午带着马薇去工会领了手套和棉鞋,手套是均码的,但棉鞋不一样,去的晚了,可能就会没有合适的大小。
唐植桐这次依旧没有要自己的号,可着小王同学的鞋号要了一双。
自从两人结婚后,小王同学就没买过鞋子,穿的都是以前的,尽管不耽误穿,但能有借花献佛的机会,唐植桐也不愿错过。
至于自己嘛,唐植桐觉得母亲做的千层底穿起来挺舒服的。
下了班,唐植桐回到家时,小王同学也刚刚回来。
“来,给你的,你穿上试试。不合脚我明儿再回去换。”唐植桐先把小王同学拉到厢房,把鞋子掏了出来。
“单位发的?我有鞋穿。你怎么不给自己要一双?以后碰到下雨下雪,咱妈做的棉鞋会被打湿的。要不给你买双皮鞋吧。”小王同学心里有甜蜜,但更多的还是为自己男人操心,于是旧事重提。
“不用。咱妈不是说农谚了嘛,今年的雨雪都要少呢。”唐植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