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编外宣传员

唐植桐将挎包摘下来,连同小王同学的,一起放在角落里,起身前从自己挎包里掏出了结婚证。

“你什么时候拿出来的?怎么还把结婚证带来了?”小王同学一边给丈夫平整着衣服,一边问道。

“嘿嘿,趁你睡着找出来的。一会咱俩一人一本,拿着照相。等明年的时候,再拿着今天照的这张,就这样循环下去,一直到老。”待小王同学给自己整理好,唐植桐也给小王同学整了整衣领。

看着两人手里拿的结婚证,工作人员闻到了爱情的酸臭味,有些羡慕,但内心还是暗自吐槽道:也不像富裕人家,花这么多钱照相,等回去跪搓衣板吧!

照相不便宜,小两口自然是拿出了最好的状态,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留下了两人结婚一周年的合影。

问好取照片时间,直到出了照相馆,小王同学犹自心疼:“太贵了,够一个人吃一个月呢。”

“没事,咱一年才照这一回。”唐植桐觉得这钱花得值,现在正是小王同学最美的年龄,能把青春留在相片上,花多少钱都值。

不过,唐植桐也理解小王同学的埋怨,这年头由于照相机的不普及和昂贵的价格,极少有人照相,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从小到大没照过相的大有人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王同学发句牢骚,这事也就过去了,虽然有些心疼,但对丈夫“一年一张”的想法还是很赞许的。

鹿岚所在的单位离王府井大街不远,位于北京饭店西南侧,正对着南池子大街。

眼下南池子大街,古色古味,还没改建。

前几年的时候,市里有将南池子大街拓宽南延,形成南北主干道的打算,但后来由于要在旁边建北京饭店的缘故,这事也就搁浅了。

公安口的位置非常好,是市中心的中心,在解放前是外国使馆所在地。

改造之初不仅预留了暖气、煤气接口,使这个单位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用上暖气、煤气的单位,还预留了地铁站出入口用地,只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这修建地铁站。

唐植桐和小王同学做好登记,问清了鹿岚办公室位置,就找了过去。

这回,唐植桐跟在小王同学后面,因为他并不认识鹿岚。

“鹿阿姨,没打扰您吧?”来到鹿岚办公室后,小王同学敲门先打招呼。

“鹿阿姨好。”唐植桐紧随其后,赶紧问好。

“你们好。你就是小唐吧?真是一表人才,文文眼光真好。”鹿岚不认识唐植桐,但认识小王同学,一见面就夸道。

“鹿阿姨过奖了,我是小唐,唐植桐。文文在家经常提起您,说您特别和蔼可亲,说了一些您在陕北的往事。我听后非常钦佩,今天非常有幸能见到您。”唐植桐两手放在小腹前,态度非常恭敬。

“真会说话。快坐。”鹿岚笑着让道。

鹿岚是非常稀罕小王同学的,一直也有让她做自己儿媳妇的心思,怎奈俩人没缘分。

小王同学在一旁笑着听丈夫和鹿岚寒暄,也没闲着,自来熟的找出茶杯倒了三杯水。

“《一分钱》是首非常优秀的儿歌,你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待三人坐下后,鹿岚问道。

“主要是电影《今天我休息》里的马天民演的太好了,过年的时候,我俩带着弟弟妹妹一块去看电影……”唐植桐将事情的起因讲了出来,着重强调了自己是被男主人助人的精神给感染。

小王同学听丈夫在那白活,也不插话,更不会戳穿丈夫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赚点稿费……

“嗯,不错。你们小两口,一个会写词,一个懂音律,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以后多多创作,如果能有与我们系统有关的,我们是非常欢迎的。”鹿岚对唐植桐的态度和说辞都很满意。

现在公安口的压力大,治安只是其中一方面,工作方式也有人质疑,拍电影也有树立形象的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