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继后册封

八月初二的晨曦,轻轻掀开紫禁城的纱幔,金色的阳光如细丝般穿透云层,洒在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宫殿之上,给每一砖一瓦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宫墙之内,消息如风,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皇帝的一道圣旨,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飘落的花瓣,却在后宫激起了层层涟漪。那旨意上,字字珠玑,宣告着八月初二这一日,将以大学士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直为副使,共襄册立皇后之盛典。

和敬公主,这位自幼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此刻正端坐于自己寝宫的窗前,手中轻摇着一柄绘有缠枝莲花的团扇,目光穿过窗外那繁复精致的雕花窗棂,望向远方那片朦胧的天空,眼神中却并无焦距,似是在沉思,又似在回忆。

闻听此旨,她的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冷笑,那笑中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不屑与讽刺,宛如冬日里湖面轻轻裂开的一道细纹,虽不明显,却足以让人心生寒意。她的声音低沉而清冷,宛如从遥远的天际飘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与无奈:“舅舅傅恒,那个自幼便与我皇额娘亲如骨肉的舅舅,那个曾无数次在我儿时记忆中留下温暖笑容的舅舅,竟被皇阿玛指派为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册封使。这究竟是何等讽刺,何等悲哀啊!”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团扇,双手不自觉地交叠于胸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衣襟上的绣花,那动作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不安。“皇阿玛此举,究竟是何用意?是真心想要化解前朝后宫的恩怨,还是故意为之,让富察氏一族与乌拉那拉氏之间的裂痕更深?让舅舅成为这矛盾的焦点,他难道就不怕富察氏一族因此而记恨乌拉那拉氏,乃至整个后宫都因此而动荡不安吗?”

和敬公主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那是对皇权的无奈,对家族命运的忧虑,也是对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的悲哀。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那片被阳光照耀得熠熠生辉的御花园,心中五味杂陈。

“皇阿玛啊皇阿玛,”和敬公主低声自语,“您这一招,可真是高明又残忍。既稳固了乌拉那拉氏的地位,又让富察氏一族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这宫廷中的风起云涌,恐怕又要因这一纸诏书而更加波澜壮阔了。”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远处御花园中淡淡的花香,也似乎带走了她心中的一丝愁绪。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她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坚强,为了富察氏的荣耀,也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

皇帝之旨,犹如夏日午后的疾风暴雨,猛然间席卷了整个后宫,没有丝毫的预兆,亦无任何的缓冲。那旨意之中,字字如刀,句句似剑,冷冽而锋利,直刺人心最柔软之处。

“由于孝贤皇后乃朕之原配发妻,元配正宫,其品德高尚,温婉贤淑,为后宫之表率,天下之母仪,其地位尊崇,无人能及。因此,继后乌拉那拉氏如懿之册封大典,一切从简,不得有丝毫僭越之举,更不得比肩孝贤皇后昔日之盛况。”

这道旨意,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后宫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原本对如懿抱有期待与敬意的嫔妃、宫女们,此刻都纷纷投去了复杂的目光。同情、不屑、嘲讽、嫉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将如懿紧紧地束缚其中。

她们知道,这道旨意不仅仅是对如懿的羞辱,更是对她家族地位的贬低。乌拉那拉氏,虽也是满族大姓,但与富察氏相比,终究还是略逊一筹。如今,皇帝以如此决绝的态度,将如懿的册封大典与孝贤皇后相提并论,无疑是在告诉世人,如懿永远都无法取代孝贤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而如懿本人,在听到这道旨意后,更是面色惨白,眼中闪烁着不可置信与愤怒的光芒。她原本以为,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够登上后位,与皇帝并肩而立,共享天下。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沉重的耳光。她明白,这道旨意不仅是对她的羞辱,更是对她与皇帝之间感情的质疑与否定。

她回想起自己与皇帝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时光,那些深情的誓言,如今都仿佛成了笑话。她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如此绝情,为什么他要将自己推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她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但她却无力改变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