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君主立宪的治国之策

刘能却是出声反驳道:“孝愍皇帝的确是傀儡,但是君主立宪却不一样。”

“丞相莫要忘记,君主立宪的前提是要提前规定双方权力和责任,孝愍皇帝是直接落入董卓手中的,所以自然没办法规定权力和责任。”

“而且君主立宪还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个首相绝对不能长期担任,一个任期只有四年,一个人最多做两任八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掌握整个天下的人心,那只能说是,这个天下出问题了,所有人都傻了。”

诸葛亮听完,顿时笑出了声音。

的确,一个可以掌握绝大多数权力的位置,是不可能让一个人长期担任的,当初刘备托孤的时候,其实也不是没留下可以制衡诸葛亮的人,不过那个人被诸葛亮抓住了机会杀了,要不然现在国内说不准已经开始乱了。

所以,即便坐在首相位置上的人想要一直坐到死,其他人也不可能会支持他一直坐下去,即便用收买的手段也不可能收买绝大多数人,最多就收买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如果坚持反对的话,那这个人也不可能坐稳,甚至极有可能还没到任期就被赶下台了。

诸葛亮如今能一直坐稳丞相的大位,甚至一直掌握朝政,也是和种种巧合有关的,如果不是刘备临死之前托孤于他,如果不是刘禅醉心享乐不愿意管理朝政,他也不可能一直安稳地将大权一直掌握在手中。

既然如此,那他的确是可以考虑考虑刘能的这个建议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办法不能由他而提出,而是要由其他人提出。

自己是先帝托孤之臣,如果敢做这种太阿倒持的事情,即便所有人都愿意,但是他也不好意思这么干啊。

但是不得不承认,刘能的这种治国之法的确非常适合他们大汉现在的局面。

刘禅不愿意治国,那就交给愿意治国的人去掌握权力,他刘禅自己就做个象征就好了。

而愿意治国的人掌握权力了,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对于他们这些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人也来说也是好事,而且刘能都说了,可以规定一个任期,任期之内可以安枕无忧,一直掌握治国的权力,然后光荣致仕,交给下一任掌权之人,这对于国内矛盾的压制和处理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有的时候国内的矛盾只是在某个时间段内比较尖锐,过了这段时间,也许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掌权之人也可以有时间调整。

没想到刘能却是继续说道:“而且这种治国之法在后世,也曾经催生出一个比大汉疆域最大时候版图还要大上三分之一的国家,他们号称日不落帝国,国土之大,只要是在他们帝国领土的版图上,就不会有太阳落下的时候。”

“而这只是在他们帝国的版图上,如果算上势力范围的话,更是要翻上一倍。”

“我们后世,几乎所有国家想要互相交流,最方便的选择就是日不落帝国的语言。”

刘能至今还记得,他在某抖上看过的一张照片,那是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次阅舰式。

即便是在那个帝国衰落的时候,他们的阅舰式也宏大无比,数量多到布满了整片海域,放眼看去,密密麻麻全部都是帝国的军舰,向全世界宣告帝国的余晖不容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