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你就不能早点啊,非得来给我们表演一段。”
“有三个哥哥,一个小弟。”
“就是六十斤米,六十斤面,六坛酒,六斤蜜饯,六斤肉”
说不定他找的这个,哥哥或者弟弟,就是当过海匪的。”
指不定,对方还真是卖女儿的。
不过赵大海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赵二牛要娶的那个女人太贵了。
“那种海匪村的女人能好到哪去,到时候,你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没钱的时候,你喊破喉咙都没理你,可一旦你有钱有势了,随口说句话,别人都夸你讲得有水平。
船舱有个人冷哼道“就他这样的,也就只能找这种卖女儿的,好人家哪一个愿意嫁给他。
一个是帮忙做家务,另一个,就是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女人嫁过来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命的。
另一种,生完孩子后,就会想方设法到大城市里打工,然后就不会回来了。
李多鱼曾在隔壁市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就是他娶老婆送出去的自行车彩礼,兜兜转转一圈,在他妹出嫁的时候,又回到了自己家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两兄弟的嘴仗中。
客船行驶了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青口码头那边。
李多鱼看着眼前的青口码头,变化还真挺大的。
听说,上次岛国的那艘前来运输海带和鳗鱼活鱼运输船没法停靠的缘故。
组织调了十几辆挖机过来,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青口码头的深水化处理,现在完全可以停靠一些大吨位的运输船。
榕城水产加工厂(分厂)的规模也扩大了不少,有十几条生产线,里面上班的员工已经达到了五百人。
另外,组织还打算在水产加工厂旁边建设一座仓库,有意将青口码头打造成一座贸易专用的码头。
看着眼前的青口码头,李多鱼突然有点想不起来,以前的码头到底长啥样了。
客船靠岸后。
那些着急去赶圩的人,纷纷背上了干货,一个个都往镇上赶,因为今天大潮的缘故。
导致他们已经晚到了,现在都已经快中午了,再晚点的话,说不定就要散圩了。
最早下船的那帮人,瞬间挤满了通往了镇上的公交车。
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赵家兄弟全都是去镇上买床的,因为顺路的缘故,两人继续在公交车里互相对骂起来。
一个听他们骂了一路的老人,忍不住了。“有那闲工夫对骂,还不如多去赚点钱。”
两兄弟想想,也觉得老人讲得很有道理,骂来骂去没意思,反而有点丢人现眼。
李多鱼下船后。
那个叫陈白术的药材商站在码头那里等他,跟他热情打了个招呼。
李多鱼直接说道
“我卖生蚝的时候,安经理应该会到岛上来,那时候,你来找我一趟。”
陈白术双手抱拳“真的太谢谢你了,李主任。”
“赶紧去忙吧。”
“那我先走了啊。”
接下来,李多鱼则帮李清光,将那个烤架,还有生蚝放到了一辆拖拉机的后斗上。
李清光东西挺多的,不单有铁架,还有这种会滴水的生蚝,公交车师傅肯定是要加钱,递好烟,才肯让他上车的。
说不定海水漏出来了,还要让你付清洗费。
有拉货的渔民,比起公交车更喜欢坐有后斗的拖拉机,主要是价格便宜,人家还不会嫌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