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一,宜嫁娶。
有外地商队行到阳辽,看见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好奇的问:“老丈,城中是有什么喜事?”
“是喜事,大喜事,”被他问到的老人笑眯眯的说,“阳辽王爷娶亲,我们本地的大户楚家嫁女,可不就是难得的喜事吗?”
“楚家,”那人又问,“是那个生意做的很大的楚家吗,他们家还有女儿啊?”
“就是那个楚家,”老人回他,“他们家里就这一个姑娘。”
“这样啊,”那人看着面前热闹的景象,有些不明白,“楚家不是商户吗,婚事办的这么热闹,不怕王妃生气?”
老人扭头上下打量他一阵:“你不是黎国人吧,我们王爷就是娶王妃呢,办的不热闹怎么成。”
那人有些吃惊,就这么几句话,这老人是怎么看出来他不是本国人的?
他当下也不敢再多留,很快回了队伍中。
老人也没太多在意,因为王府接亲的队伍吹吹打打的出来了。
阳辽王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谁都能带三分笑。
阳辽百姓赋税不重,也乐意上前说两句吉祥话,讨个糖吃或是得点儿赏钱。
楚家坞堡里,大嫂正忙着指挥调度,看时辰差不多了,赶紧往茵茵屋里去。
屋里有村中同族的女孩子来瞧新娘子,都在恭维的说:“茵茵妹妹真好看,到时候掀起盖头,还不得把王爷迷的找不着北?”
大嫂见了赶紧道:“可都准备好了,报信的人说,王爷他们已经出城了。”
屋里待着的姑娘们想看热闹,一窝蜂的跑出去,大嫂才有功夫跟茵茵单独说一会儿话。
“虽然是嫁给王爷,但是你带着那么多嫁妆呢,娘家又在本地,可千万别受他的欺负,”大嫂语重心长的说。
“王爷如今虽然看着对你好,可以后怎么样谁都说不准,你凡事都留点心眼,可别叫自己受了委屈。”
茵茵知道大嫂担心:“嫂嫂,你还能不知道我吗,从小打理家里的生意,最是不肯吃亏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