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老皇帝去世,新皇登基,先前谈好的联姻进度一时慢了下来。
但在丧仪过后,明国又派了人来,求娶黎国公主。
这些事情远在京城,同在阳辽的茵茵夫妻没什么关系,看过消息,他们只往心头过过便罢了。
茵茵得了阳辽王的话,大大方方的管起了阳辽封地的事。
阳辽内政,其实不难处理,只要楚家安安稳稳的,阳辽内里就出不了什么大事,所以茵茵第一选择,便是阳辽军务。
文舅舅在来到阳辽后,也动过整顿军务的心思,但在这上头他的确没什么天分,照着别人的模样整改,反而惹的人怨声载道。
除去在王府里伺候的护卫,别的他都不怎么能指挥得动。
如今茵茵说要管,他觉得不行,劝过几句后傅元舟依然放权,他就不说了。表面上大方的放权,实则冷眼旁观,想等茵茵撞了南墙再出来做好人。
到时候茵茵没法成功,对军政之事再有兴趣,也不会交到她手上了,阳辽的大权还是在他手里。
文舅舅自觉整个阳辽,能一心为着阳辽王着想的,只有他这个亲舅舅,所以这些权利还是在他手里最安稳。
茵茵不知道他心底装着些什么,但即使是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文舅舅的确有几分才干,可能力不算出众,且身体不好。虽然他这个长辈的身份有些难处置,但要让他自己主动体面的退下来还不容易吗。
大大小小的杂事都往他那里丢,什么东西都让他过一遍手,都用不着半个月保管,他要病一场。
等他好了再这么来几次,次数多了,他自己受不受得住另说,傅元舟肯定要开口的。
只要他彻底放下手里的事情去休养,再要上手拿回去可就难了。
所以管他有什么私心,茵茵都没把他放在心上。
再者,阳辽虽然边远了一些,却不是没有有才能的人。
从前王府里事事都要文舅舅撑着身体里外一把抓,等茵茵整顿好军务,回过头来,阳辽的政治班子就得建起来了。
茵茵同傅元舟一起去了阳辽屯兵的兵营,因为文舅舅的政策,里面的人质量参差不齐,好的得不到更好的资源,差的也能分一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好坏都在一处,分不出高低,优秀之人的心气也要磨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