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嘴上说说还是真心实意,他看到挖阳辽墙角,肥自己荷包的,总要揪一揪吧。
茵茵平安生下阳辽王嫡子的消息跟着年礼一起被送进京中,皇帝按着规矩,给孩子选了个寓意不错的名字。
傅元舟巴望着皇帝别想起这茬,这样孩子的名字就能由他和茵茵自己决定。
可奢望终究是奢望,傅元舟只能被动帮儿子收下这个名字和随之而来的赏赐。
转头,傅元舟就说:“父皇给取的名字也太难了些,他这会儿人小,根本分辨不了,平日称呼还是用我们给他取的乳名叫汤圆吧。”
茵茵没反对,家里就汤圆汤圆的叫了起来。
王府主子不多,到除夕这日,一家人就直接回了楚家坞堡。
文舅舅原本不肯来,后头被热闹的气氛感染,加上可爱的珏哥儿总好奇的往他身边凑,他的脸也板不起来了。
一家人翻过年还住了一个多月,才慢悠悠往回走。
不是他们觉得住的太久不好,而是明国那边,六皇子登基,有些想反悔不和亲了,他还特意重新启用了李将军,让他返回黎国边境线上。
对此,黎国上下早有准备,也摆出阵势,只等明国有什么轻举妄动,他们就能立刻再打一场。
作为挨着边境线的阳辽,也被皇帝送信让出兵,不用去正面战场上做什么,只要凑个人场,到时候也能分润那么一点点功劳。
在回阳辽的马车上,傅元舟还觉得不可思议:“父皇竟然愿意让我从中分一杯羹?天上也没下红雨,太阳更没从西边儿出来呀!”
茵茵轻笑一声,摇了摇手里的小铃铛哄汤圆玩儿:“许是这一年送的折子起了作用,父皇到用人时,便想起你来了?”
“或许吧,”找到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傅元舟就放过自己,不想那么多了,而是抱着茵茵,声音闷闷的,“父皇叫我亲自带队,咱们得分别一段时间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然茵茵你与我同去吧!”
去了也打不了仗,茵茵没想这会儿就去露脸,便道:“以后要再有这样的机会,我陪你去。但这次是父皇特意点了你的,你还是自己去吧,到时候我常给你送些吃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