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琦共事两部片子,他就发现了。
对方在一些方面很具有专业性,没有丝毫的拖沓,进度极快,比好莱坞的那些人还好莱坞。
袁何平很喜欢李琦的剧本,但对方总是对自己有种觊觎感,这就让他很拧巴。
这家伙的脑子怎么长的,能写出来这么好的剧本。
如果这人是香江的,该有多好。
......
从袁何平的住所出来,李琦带着孔阳和王保强回酒店。
武指的问题,小火慢炖,着急也没有用。
“那几个海外的影视公司到了吧?”
“早到了,都等着琦哥儿你发话。”孔阳回道。
李琦点头,“明天开始见他们,回款也很重要,咱们想继续拍片,就必须保证现金流。”
翌日,除了北美和欧洲地区,棒子、本子、新、马等地区的片商齐聚李琦所在的酒店。
孔阳租了一间会议室。
“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我带来了一盘拷贝,其中预剪了6分钟的内容,大家可以先看看。”
在香江,有一个传统。
卖片花。
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二战刚结束,棒子、本子、湾仔对香江的电影需求极大,香江电影公司片子还没有拍出来就已经卖出去了。
卖片花由此产生。
预售在香江很是在行,不但卖片花,还卖楼花。
不过后来被香江一群妖魔鬼怪给彻底玩死。
比如王家未的《东邪西毒》,片商们一看,我去,武侠片,这么多明星出演!
掏钱!
决不能错过,于是......
还有更过分的,一下子拿出好几部片单,忽悠片商掏钱,每部片子拿百分之三十的定金,结果卷钱跑路,片商被坑惨。
卖片花的初衷是好的,盘活资金,可以更快地投入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但以一窝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粗制滥造,赚快钱、坑蒙拐骗,港片不衰败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