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申氏血玉猴之咒(法/忠字篇)

时间匆匆来到下午,腾带着游客们缓缓踱步至第三排第一件藏品前。那是一只玉猴,通体散发着血红色的幽光,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神秘莫测。

腾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紧紧锁住玉猴,刹那间,他的大脑如同被激活的信息库,海量数据汹涌而至。他知晓这玉猴背后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关乎历史官场的阴谋。

在那风云变幻、烽火连天的春秋乱世,伍子胥与申包胥,这两位昔日情同手足的贤能之士,其命运却因楚国的兴衰荣辱而被彻底改写,仿若被一双无形巨手肆意拨弄的棋子,陷入了天翻地覆的纠葛漩涡之中。

伍子胥本是楚国忠良之后,家族世代承蒙君恩,忠心耿耿地为楚国效力。然而,命运的恶意却在一夜之间如汹涌潮水般袭来,楚平王受奸佞蛊惑,昏庸无道,伍子胥家族蒙冤受屈,父兄惨遭诛杀。伍子胥悲愤交加,于那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暗夜之中,拼死逃出楚国。在这仓皇逃亡、颠沛流离的漫长岁月里,他内心深处满溢着对楚国昏君佞臣的切齿仇恨,那复仇的火焰犹如熊熊烈火,在他心底疯狂燃烧,不仅焚尽了他对故园的丝丝眷恋,更将他曾经温润的灵魂锻造得冷峻坚硬,铸就了日后那坚定不移、决绝无畏的刚猛性格。

彼时的申包胥,亦是胸怀壮志凌云,一心期盼着能在这乱世之中辅佐君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霸业宏图。他与伍子胥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往昔的悠悠岁月里,常常相伴于楚国的青山绿水之间,共赏那春日繁花似锦,聆听那夏日蝉鸣阵阵。阳光斑驳陆离,透过茂密枝叶的缝隙倾洒在他们身上,微风轻柔拂过,携来缕缕醉人的花香。伍子胥双眸深邃,仿若幽潭,其间炽热的光芒闪烁不定,谈及心中抱负时,他猛地握拳而立,那坚毅的身姿仿若一座巍峨山峰,誓言要在这乱世中披荆斩棘,闯出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让世间众人皆仰望铭记他的赫赫威名。申包胥则面带微笑,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阳,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睿智与沉稳。他总是静静地聆听伍子胥的激昂言辞,时而微微点头,表示由衷的赞同,时而轻声细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两人的讨论常常从晨曦微露直至夕阳西下,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修长,只觉时光匆匆流逝,却依旧意犹未尽。

伍子胥一路辗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吴国。他凭借着自己卓越非凡的才华与深邃缜密的谋略,迅速在吴国崭露头角。他全心全意辅佐吴王阖闾,整军经武,精心谋划富国强兵之策,吴国在他的悉心治理下,国力如旭日东升,日益强盛。而他心中那刻骨铭心的复仇大计,也在这悄无声息之中,如一张紧密编织的大网,一步步地徐徐展开。终于,在他的精心策划与巧妙运筹之下,吴国大军如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挥师西进,直捣楚国都城郢都。刹那间,楚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曾经辉煌灿烂的楚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深渊。

申包胥在楚国危难之际,心急如焚,仿若热锅上的蚂蚁。他虽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旧交情谊,但在国家大义这座巍峨高山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救国救民的崎岖险途。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呼号,求告各国诸侯,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希望能为楚国求得一线生机。然而,诸侯们各怀心思,皆冷眼旁观,他屡屡碰壁,遭受无数的冷遇与拒绝。但申包胥并未因此而放弃,他怀着一颗炽热赤诚、坚如磐石的爱国之心,毅然决然地来到秦国求救。在秦庭之外,他长跪不起,身姿挺直如松,眼神坚定如炬。日夜号哭,那哭声悲切凄惨,如杜鹃啼血,声声泣诉,闻者无不黯然神伤,动容落泪。七日七夜的苦苦哀求,他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终于以其至诚至性打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援楚,楚国这才得以在生死边缘挣扎着复国,宛如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侥幸寻得避风港湾。

就在伍子胥率吴军攻入郢都之时,申包胥在一片混乱喧嚣之中,心急如焚地寻觅着伍子胥的踪迹。郢都的大街小巷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浓郁的血腥气息,残垣断壁如狰狞巨兽的残骸,随处可见,百姓们的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回荡在耳畔,仿若人间炼狱。伍子胥站在一片废墟之上,身姿孤傲冷峻,仿若一座冰封千年的雕像,眼神冷峻而坚定,犹如寒夜中的星辰。他望着眼前破败不堪的景象,心中复仇的快感与对楚国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相互交织缠绕,如乱麻般纠葛。申包胥匆匆赶来,他的衣衫褴褛不堪,满是尘土与血迹,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憔悴,却难掩眼中熊熊燃烧的愤怒与痛心疾首的哀伤。

申包胥快步走到伍子胥面前,脚步踉跄却又坚定,声音颤抖地质问:“子胥,你为何要如此?楚国纵有大错,可这些无辜百姓何辜?你这般行径,与那残暴之徒何异?你难道忍心看着这无数生灵涂炭,让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沦为血海废墟吗?”伍子胥转过头,看着申包胥,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仿若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很快便被那浓烈的仇恨所取代,他沉声道:“包胥,你我虽为挚友,可你不会明白我所遭受的痛苦。我父兄含冤而死,那是我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楚国的昏君佞臣必须付出惨痛代价。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我不过是在讨回公道,让正义得以伸张。”申包胥悲愤地摇头,发丝在风中凌乱飞舞:“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以如此残暴手段对待楚国,必将引起天下公愤。你难道真的要让仇恨蒙蔽双眼,忘却我们曾经的理想与情谊吗?我们曾经一同憧憬的太平盛世,难道就要在这战火纷飞中化为泡影吗?”伍子胥沉默片刻,缓缓道:“我意已决,今日之楚国,便是我复仇的祭品。我已在黑暗中挣扎太久,此刻唯有复仇的火焰能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申包胥深知无法改变伍子胥的决心,无奈之下,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了一只温润剔透的血玉猴。那血玉猴在战火的映照下,散发着一丝神秘而柔和的光芒,仿若黑暗中的一点微光,给这血腥的世界带来一丝别样的宁静。申包胥轻轻摩挲着玉猴,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感慨,说道:“子胥,你我今日虽立场相悖,但往昔情谊仍在我心。此血玉猴伴我多年,儿时我于深山中偶然所得,见它的第一眼,便觉与我有缘,此后日夜相伴,它仿佛能懂我心意。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它都在我掌心给予我温暖;每一次迷茫的时刻,它都似乎在为我指引方向。今日赠予你,望你日后看到它时,能念及曾经的友情,莫要让仇恨蒙蔽了双眼。愿它能成为你心中那一丝柔软的羁绊,让你在这复仇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自我。”伍子胥接过血玉猴,触手冰凉,那凉意仿佛瞬间穿透他的掌心,直抵心底。他望着手中的玉猴,往昔与申包胥相处的欢声笑语、高谈阔论涌上心头,那是在楚国的春日里,他们一同踏青赏花,于花海中畅聊天下大势;在夏夜,他们并肩观星赏月,对着浩瀚星空诉说心中抱负。但仇恨的阴影很快又将这些回忆笼罩,如乌云遮蔽了阳光。

吴国在伍子胥的辅佐下,继续在诸侯争霸的波澜壮阔舞台上纵横驰骋。然而,随着吴王夫差的继位,伍子胥的命运仿若一艘在平静海面上突然遭遇狂风巨浪的孤舟,开始急转直下。夫差好大喜功,被虚荣的光环蒙蔽了双眼,不听伍子胥的忠言逆耳,反而听信奸臣的谗言,对伍子胥渐生猜忌。伍子胥察觉到自己的处境危险,犹如一只被困于陷阱中的猛虎,虽奋力挣扎,却难以挣脱。他依然心系吴国,那片他曾倾注无数心血的土地。他多次进谏,言辞恳切,声泪俱下,试图挽回夫差的心意,但都如石沉大海,无济于事。

最终,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在他临死之前,他紧紧握着那只血玉猴,眼中满是怨恨与不甘。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想起了楚国的仇恨,也想起了与申包胥的决裂。他心中的怒火燃烧到了极点,于是对着血玉猴发出了恶毒的诅咒:“申氏后辈,官不过公(公爵,申包胥之后世申氏最高至相或首辅大臣,均在公爵之下(公爵是有封地可为一方大老)富不抵国,最大商号复兴号的创始人,申荣光)他希望通过这诅咒,让申包胥的家族永远无法超越他的荣耀(野史记申包胥为公爵衔,正史无考证),永远承受他心中的怨恨。

伍子胥死后,那血玉猴仿佛也被他的诅咒所笼罩,带上了一丝不祥的气息。岁月流转,朝代更迭,申氏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起起落落。虽然申氏子孙中不乏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之士,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伍子胥诅咒的阴影。他们在仕途之上,虽能有所建树,却总是难以达到位极人臣的高度;在财富积累方面,也总是差强人意,无法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豪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玉猴的传说在民间渐渐流传开来。人们对这只神秘的玉猴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也对伍子胥与申包胥的故事感慨万千。有人认为伍子胥的诅咒太过狠毒,违背了天道轮回;也有人觉得他的遭遇实在令人同情,这诅咒不过是他在悲愤之下的无奈之举。而申氏家族的后人,在面对家族命运的坎坷时,也曾有人试图寻找破解诅咒的方法,但都无果而终。

在历史的长河中,血玉猴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它成为了伍子胥与申包胥那段传奇故事的见证者,也成为了申氏家族命运的一个神秘象征。那诅咒的阴影,如同一个无法驱散的阴霾,笼罩在申氏家族的上空,久久不散,直到岁月将这一切都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先贤之过与失,后辈子孙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