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立国已有二十余载,其开国皇帝姓杨名平,本是巴国王族后裔,趁乱崛起,率领巴国人,先联蜀,再抗元。

杨平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兵书,深谙韬略。

他目睹巴蜀百姓在蒙古铁蹄下饱受蹂躏,心中愤懑难平,立志要恢复巴蜀的独立与尊严。

经过多年的隐忍与谋划,他终于在南境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国号“南”,定都锦城,号“天府”。

随着蒙古人被逐出关外,巴蜀也收获了大量土地。

杨平深知,若要稳固南国的根基,必须扩展疆土,增强国力。

他先是以联姻之策与蜀国皇室结盟,稳固了巴蜀的内部局势,随后挥师南下,灭大理国,占领贵州、湖南资水以东及岭南之地。

这一系列征战不仅扩大了南国的版图,也为南国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人口资源。

大理国的丝绸、茶叶、玉石,贵州的矿产,岭南的稻米,纷纷流入巴蜀,使得南国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虽然相较大虞和后元,南国的领土面积还远远不及,但巴蜀位于四川盆地,坐拥天险,易守难攻。

杨平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建国之初,他便下令修筑关隘,加固城墙,训练精兵,以防外敌入侵。

蜀道之难,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平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优势,使得南国在短短二十年间便成为一方霸主。

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南国拥兵十数万,已成为大虞和后元不可忽视的存在。

南国的军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杨平还特别注重水军的建设,在长江上游设立了多处水寨,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以应对来自东面的威胁。

南国的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文化也得以复兴。

成都城内,书院林立,文人墨客云集,诗词歌赋传颂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