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供销社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其实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原来的时候,我还是记得的。
青山镇供销社,在我小的时候,那可以说是方圆十里之内,最牛逼最标志性的一栋建筑。
如果要不是当时的桃南市距离青山镇不足百里,那它就是方圆百里内的最标志性甚至是最高大的建筑物。
那时候乡镇里面,清一色的土方,小平方,只有但是的各村的村长和书记家里,才能盖的起大瓦房。
当时在村里有一栋大瓦房,那就是当代土豪的代名词。
别说大瓦房,就算是一栋小小的一面青平方,那都算得上是富裕户。
还有就是纯砖瓦的小平房,当时那也是有名有姓的,叫北京平,那都是一等一的富户。
在千禧年到来之前,在我的印象里,我们这边的农村,基本就是灰突突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印象……
换句话说,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其实,东北这边大部分农村,也是刚从土窑子里钻出来没几年,这饱饭,那是真没吃几年……
甚至到了现在,我们村里,还有几栋那个时代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依然在住着人。
当然了,这不是人家盖不起砖瓦房,而是不想盖了……
说来也真是奇怪了,这种老式的土木结构的土房子,保暖效果,那是真的好。
平平常常一户老百姓的家庭,基本是需要两三吨的煤炭来过冬的,可是人家这些土房子的老住户,年年就弄百十来袋子的玉米芯,来烧土炉子,也能过冬。
我到里面待过,嘿你别说,温度相当好,不比砖房里面烧煤取暖的效果差不说,甚至还要好一些……
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整个童年都是跟这种土房子和土炉子伴随着。
那时候的孩子也是没有什么零食。
所以冬天时候,在这土炉子的炉盖子上,丢一些玉米粒子,或者是切了土豆片,烧糊了就丢到嘴里,那就是绝美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