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陈竹

凡儒 东弘 1238 字 4天前

“哦……要是这样的话,你们那远房亲戚辈分很大了,我这上面不一定有他。

我也是照着自己以前闲来无事,从我们村里老人口中听到的东西,写下这本村族志,其中很多记载可能不太属实,不太全面。”

说着,老叟连连摆手摇头,好似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本村族志编的有些拿不出手。

几人继续往后看,发现果真如老叟自谦之言说的那样,这本村族志上面有关当年旱灾的记载,不仅不多,而且不真。

且不论他寥寥数笔写下的,宁熙七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村中……是否太过简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单就那一句,“饿殍遍野,幸而陈氏一支,时任竹林村长,上应朝廷赈灾之策,下抚竹林饥民之心,以身作则,拿出余粮接济老弱……”

简直是……假的不能再假,假的让人看见了为之发指的地步。

前面说大灾之年,饿殍遍野,后面又说他有余粮接济村中老弱妇孺,倘若真有余粮,那竹林村里一开始哪来的饿殍出现?

总不能是别的村里饿死了人,都把尸体丢到他们竹林村来吧。

“老先生,你们村姓陈的那位村长如此厉害,大灾之年还能拿出家中余粮接济人,莫非是位大田主家族?”

明安忍不住出言质疑老叟,想看看他对这段话背后真实性的了解程度,究竟有几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是听我们村一些老人讲的,他们也是听他们那些长辈讲的故事,陈氏一支现在仍有血脉流传下来。

你们若是感兴趣,可以让妮儿待会儿带你们去陈家老大那一趟。”

村族志中,有关当年旱灾的描述,基本仅限于此,再往后看,就只剩下些“大灾过后,竹林村民齐心协力……重归兴盛”之类的废话。

值得一提的是,毛边纸上并未说到当年旱灾,竹林村为何要突然改名陈竹。

但据明安几人内心猜测,极大可能是当年那个老不要脸的陈姓村长,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才改的这个陈竹村名。

将陈姓一家之姓氏,冠在整个竹林村前面,不得不说……还真有些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