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计算机系的学生好找工作,但那也是相比较而言。
想要找到一份待遇合适又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后世经常被人当成段子讲出来的,“应届生且有五年工作经验”这样的岗位要求,实际上也反映了一部分找工作的学生的困境。
现实当中当然不会出现这种明显自相矛盾的招聘要求,但问题是,学校中教授的一些内容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经常是关联较少,甚至是几乎找不到关联的。
就拿顾哲自己所在的计算机行业来说,说实话,顾哲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最后在工作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能最多就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
更多的一些重要的编译语言、逻辑思维、工程管理等等之类的知识,几乎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去积累。
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个断层。
而这个断层的存在,给求职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其实按道理来说,高度工业化的时代,大部分的岗位需求,都是“产出导向”的。
但学校中的教学,却反而成了“考试导向”或者是“论文导向”。
诚然,尖端研究和科技的进步,少不了这种“论文导向”的推动。
但是,那终究只是少部分人的道路。
一个本科生的集体里,能有多少人最后成为博士、成为教授,一路走在科研的道路上。
大部分人最终还是会回到生产生活中,更加需要知识和理论的引导。
顾哲在校园中的极客组织,实际上就在努力解决理论知识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但很显然,光靠他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
顾哲思索了一番,缓缓开口:“院长,您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应该也已经注意到了,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我们计算机行业,信息行业,更是日新月异。一些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实际上已经是不满足实际需求,甚至是落后的情况了。”
李维点了点头,苦笑一声:“我又何尝不了解这些。”
“但是,顾哲你得明白,教学的内容、教学大纲的制定,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和体系太多,如果想要改变,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自上而下,厚积而薄发。我们这一个小小的江州大学,一个小小的学院,想要扑腾,可能忙没帮上,反而是添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