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记者站了起来,拿着话筒清脆地问道:“你好,徐老师,我是央妈记者顾泠泠。我们注意到,最近网络上有很多人声称空间遍历理论并非是你原创,而是借鉴了一位叫卢勇的研究者的成果。对此你怎么看?”
估计谁也没想到央妈的记者居然这么尖锐犀利,会场一时间陷入静寂。
徐生洲和张安平隐晦地对视一眼。
显然,顾泠泠就是个卧底!
徐生洲关掉PPT,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将里面东西投屏出来:“感谢顾记者的提问。本来我也想把来龙去脉告诉大家,正好借此机会一并说明。事实是这样的,大约1年前,我到某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毫无心机地公布了我对解决霍奇猜想的思路及构建空间遍历理论的尝试。当时卢勇作为博士生也在座,听到了我的报告内容。大家请看,这就是该单位就我去演讲、演讲内容被旁听者卢勇抄袭等的具体经过,向我所做的书面说明。”
图片虽然做了一定处理,但有心人不难看出,所谓的“某单位”正是留美大学数学中心。
邱欣东在台下面无波澜,至于他心中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徐生洲接着介绍道:“后来,卢勇到米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做博士后,把我的尝试乔装打扮,换了新面目,很多地方还加入了自己的发挥,取名‘解析递归理论’发表在arXiv网站上。当然他的发挥基本上背离了我的构想,也没有像我后来完善时那样加入概率论和统计物理等相关学科内容。后来被我及时发现,要求他以论文存在严重学术不断为由撤稿,他不得不认错并答应。这是卢勇写给我的书面致歉信。”
享受到吃瓜乐趣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任红山更是喜不自禁,一边拍照一边咧着嘴碎碎念道:“看我怎么怼死你们这些大殖子!”
徐生洲又道:“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在将来可能会有人以此为由头,来做翻案文章,所以我们请了专业的公证机构,对上述情况进行取证公证。这是其他的相关证据。我相信看到这些,在座的各位一定会有自己清晰的判断。”
这时,《Acta. Math.》杂志主编托比亚斯先生走上台来,用英语说道:“前几天,网上出现相关言论时,徐已经向我们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经过严格审核,我们完全认可徐独立构建空间解析理论的业绩和贡献,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就在刚才,我们征求了各位特约评审员的意见,均认为该理论是完善、优美、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里程碑式成果,符合我们杂志的录用标准。我们将在即将出版的新一期中全文刊登。同时感谢徐对我们杂志的认可!”
台下掌声雷动。
张安平更是用力挥了挥手:好耶!这可是继苏步青教授上世纪50年代以独立身份在《Acta. Math.》发表数学论文之后,第二位发表论文的国内学者,其意义可想而知。
就在这个时候,徐生洲脑海里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恭喜使用者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