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保证的是,下一次在遇到「主角受挫」的时候,我一定会更加谨慎的处理。
说起这个,我还想说一下本书的风格。
追到现在的朋友应该知道,其实这本书算是赶鸭子上架,在写了好久过后,才有了模糊的大纲。
大概在几万字的时候,这本书面临了一个分水岭。
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偏向「脑洞」,一条是偏向「剧情」。
先说脑洞文。
笼统的说,就是用一个核心的创意,设计一个剧情模版,然后把这种套路重复一万次。
举个实例的话,不知道大家看过「神豪文」没有。
大概来说,就是主角有用不完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买东西,震惊各路人。
先是买进口球鞋,震惊同学。
然后是买车买房,震惊老家的那帮碎嘴亲戚。
接着买公司震惊老板,买国家,震惊总统...
差不多就是这样。
换算到本书,就是治疗各种病,从小病治到大病,从手术刀用到针灸,从小鬼治到鬼王...
这种写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几乎不会出错,也不会偏离卖点。
实际上很多「脑洞文」,也都是这么做的。
但问题是,这种重复的剧情,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
不光是读者会疲劳,作者更会。
想一想,你们每天几分钟就能看完的东西,我可是要写整整大几个小时...
这还是在不卡文的情况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永远不知道这两行字中间,作者停顿了多久。
脑洞文对创意的消耗,是快到离谱的。
而我本身,也不是这个风格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