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依旧认为他不足以称为千古一帝。”
“你有三条理由,陛下尚未答复。”
李世民此刻心情大好,大袖一摆,慷慨陈词:“好,今日我就答你。”
他一只胳膊撑在桌边,身体往后仰去,完全放松:“朱元璋……”
他口中唤着这位后世帝王的名字:“如你所说,一只破碗定鼎中原,自然是盖世英雄。”
“但他配不上千古一帝。”
“原因有三。”
“第一,千古一帝,必是后世无法企及之人。”
李世民抬眼:“朱元璋的功绩,与你所在的时代相比,如何?”
苏晨也没料到,李世民对千古一帝的标准竟如此之高。
“陛下,不可同日而语。”
苏晨略作思考:“朱元璋时期,对外军事几乎无敌手,四方臣服,他修筑长城……”
李世民哈哈大笑。
“正是!”
“朱元璋在位时,凭什么征服四海?”
李世民紧握拳头:“靠这个。”
“他的江山,是打下来的。”
“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备异族侵犯,意在防御,旨在守卫,为什么?”
“因为他害怕。”
“他要杀功臣,是怕功臣反叛。”
“他建长城,是担心后代无能。”
“仅此一点,他就弱于我,更不用提其他了!”
李世民抹了抹嘴,眼神中充满自信,甚至可以说有些自傲。
“而我大唐。”
“不修长城,你知道为何?”
苏晨沉默不语,他知道李世民有他的道理。
而且李世民所言不虚,大唐确实未曾修建长城!
果然,李世民立刻说道:“因为我不需要!”
他挥袖起身,直视苏晨:“朕登基那年,突厥攻至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泾阳!”
李世民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
仿佛回想起那动荡的一年!
他眯起眼睛,全身的精气神逐渐振奋。
回忆起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颉利可汗率领十几万大军,控制的弓箭手多达百万,戎狄势力强大,前所未见!”
“而长安城的兵力只有数万!”
李世民重重一拍案几,愤恨道:“长安,危矣!”
“朕要感谢他。”
李世民口称感谢,但脸上并无感激之情。
“他逼得朕不得不考虑忍让,他让我明白,原来危机时刻就在身边!”
“原来只要外邦心存异志,朕的脑袋就悬在别人手中。”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
他尽力平息自己的怒气:“一时之间,长安人心惶惶,百姓惊惧。”
“朕视之为耻。”
“然而,三年后!”
“朕,便集结六路大军,反击突厥!”
“消灭了他突厥!”
李世民话语充满气势,整个甘露殿都在震颤。
“将颉利可汗带到长安!”
“让他给朕跳舞!”
“突厥可汗在我长安跳舞,南蛮酋长冯智戴吟诗!”
“这就是朕的本事!”
“像那康熙?三次亲征都未能奈何葛尔丹,耗费数十年?”
李世民哈哈大笑,将酒倒入口中。
“三年之间,朕逆转乾坤,令我大唐军威震慑四海!”
“朕不修长城,反而开通商路!引天下商人来唐!”
“朕的格局,在于万国朝拜。”
“朕不修长城,因为朕不怕他们!”
“他们!”
李世民重重落下音节。
“反而要怕朕!”